上李益庶子
唐 · 王建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紫烟:紫色的烟雾,形容环境幽雅神秘。楼阁:多层的建筑,这里指仙居之处。
碧纱亭:覆盖着绿色薄纱的亭子,增添清新雅致之感。
上界:天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诗仙:指极有才华的诗人,此处特指高洁不凡的仙人。
奇险:奇异而危险,指经历的艰难或心理的波折。
驱回:返回,这里指从艰险中归来。
寂寞:孤独,内心空虚的感受。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常用来形容仙境。
经用:经过、历练之后。
藕绡:藕色的薄绸,形容轻柔细腻。
纹缕:纹理线条,这里形容衣物精致。
裁来滑:裁剪得很光滑,比喻技艺高超。
镜水:平静如镜的水面,形容水质清澈。
昏思:昏沉的思绪,指精神不振或思绪混乱。
秋露:秋天的露水,常象征清冷洁净。
洗:洗涤,这里指净化心灵。
幸容:希望允许。
阶下:地位低下的地方,表示谦逊。
礼先生:向先生行礼,表达尊敬之意。
翻译
紫色烟雾缭绕的楼阁旁,碧绿纱帘覆盖着亭子,天界的诗仙独自漫步其中。历经奇险后回归依旧孤独,只有穿越云山后景象才变得清晰明朗。
像藕色丝绸般细腻的纹理裁剪得顺滑,镜面般的水面波动过滤得清澈。
昏沉的思绪期盼被秋露洗净,希望能容许我在阶下向先生行礼致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水画面,紫烟缭绕的楼阁和碧纱笼罩的亭台显得异常神秘。诗人以“上界诗仙”自称,彰显其超脱尘世、独步天下的高远志趣。
“奇险驱回还寂寞”,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漫游后又返回来时所感受到的孤寂与空旷之情。这里的“奇险”指的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寂寞”则是那种超然物外后的内心体验。
“云山经用始鲜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长时间观察和运用,使得自己的心境变得清新而明朗。这一句强调了自然之美能够启迪人的心灵,促使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提升。
接下来的“藕绡纹缕裁来滑”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所见到的细腻景象。这里的“藕绡”指的是水中的藕草,而“纹缕”则形容山间溪流的蜿蜒曲折,两者交织出一种自然之美的画面。
“镜水波涛滤得清”,这一句则更加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诗人将静谧的水面比喻为一面镜子,而涟漪纹路则被过滤,变得异常清澈。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实,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之清明。
“昏思愿因秋露洗”,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秋夜的凉露洗净内心的迷惘与混沌。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精神纯洁和内心澄明的向往。
最后,“幸容阶下礼先生”则是对某位尊敬者的谦逊表达。诗人在山水之间体验到了自然之美,进而希望能够得到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师傅的教诲和指导。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