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八日雪晴睡起(其一)
宋 · 周紫芝
沉水空濛睡欲醒,寒窗窈窕日初晴。
谁将昨夜堆檐雪,为作空阶滴雨声。
谁将昨夜堆檐雪,为作空阶滴雨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雪后初晴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恬静。
首句“沉水空濛睡欲醒”,以“沉水”象征冬日的沉寂,用“空濛”形容雪后的朦胧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时的恍惚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静谧。接着,“寒窗窈窕日初晴”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窗外阳光初照,室内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清新与美好。
“谁将昨夜堆檐雪,为作空阶滴雨声。”这一句则将视角拉回室外,通过一个疑问句引出对昨夜降雪的回忆,以及今日雪化成水滴落在空阶上的声音。这种由静到动的变化,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动态的生命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滴水声,感受到冬日雪后的清新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内心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宋朝文人诗风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