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赋林氏集云庵赏析

赋林氏集云庵

宋 · 刘黻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屦行。
客樵分茗处,碑碛半苔侵。
地僻终招隐,池清独照心。
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

拼音版原文

yúnshānshēnchángzhǔxíng

qiáofēnmíngchùbēibàntáiqīn

zhōngzhāoyǐnchíqīngzhàoxīn

shùnníngjiēshìdàojǐnyànshūlín

注释

云入:云雾深入。
拄屦:拄杖步行。
客樵:过客与砍柴人。
碑碛:刻有碑文的荒石。
苔侵:青苔侵蚀。
招隐:吸引隐士。
照心:映照心灵。
顺宁:顺应宁静。
道:修行的道路。
书林:书斋、学术之林。

翻译

云深入这座山,我常常拄杖行走。
客人和樵夫在分茶的地方,碑石上长满了青苔。
这里地处偏僻,适合隐居,池塘清澈能映照内心。
顺应宁静都是修行之道,切勿厌倦书斋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修建云庵的景象。诗人以“云入此山深”开篇,表达了山中云雾缭绕、环境幽深的氛围。接着,“余常拄屦行”则是描写自己手持拐杖在山间漫步的情景。

“客樵分茗处”一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碑碛半苔侵"则是对古老遗迹上青苔侵袭的描写,表现出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的作用。

“地僻终招隐”一句,直接点出了山中的偏远是吸引隐者的原因。紧接着,“池清独照心”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洁净,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沉浸和欣赏。

最后两句“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和、宁静生活态度的肯定,同时也强调了不应厌倦于学习和探索知识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