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县途中二十韵
唐 · 薛能
野客误桑麻,从军带镆铘。
岂论之白帝,未合过黄花。
落日投江县,征尘漱齿牙。
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
硖路商逢使,山邮雀啅蛇。
忆归临角黍,良遇得新瓜。
食久庭阴转,行多屐齿洼。
气清岩下瀑,烟漫雨馀畬。
黄鸟当蚕候,稀蒿杂麦查。
汗凉风似雪,浆度蜜如沙。
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
梯航经杜宇,烽候彻苴咩。
逗石流何险,通关运固赊。
葛侯真竭泽,刘主合亡家。
陷彼贪功吠,贻为黩武誇。
阵图谁许可,庙貌我揄揶。
闲事休徵汉,斯行且咏巴。
音繁来有铎,軏尽去无车。
溢目看风景,清怀啸月华。
焰樵烹紫笋,腰簟憩乌纱。
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
移文莫有诮,必不滞天涯。
岂论之白帝,未合过黄花。
落日投江县,征尘漱齿牙。
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
硖路商逢使,山邮雀啅蛇。
忆归临角黍,良遇得新瓜。
食久庭阴转,行多屐齿洼。
气清岩下瀑,烟漫雨馀畬。
黄鸟当蚕候,稀蒿杂麦查。
汗凉风似雪,浆度蜜如沙。
野色生肥芋,乡仪捣散茶。
梯航经杜宇,烽候彻苴咩。
逗石流何险,通关运固赊。
葛侯真竭泽,刘主合亡家。
陷彼贪功吠,贻为黩武誇。
阵图谁许可,庙貌我揄揶。
闲事休徵汉,斯行且咏巴。
音繁来有铎,軏尽去无车。
溢目看风景,清怀啸月华。
焰樵烹紫笋,腰簟憩乌纱。
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
移文莫有诮,必不滞天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客:游子。镆铘:宝剑名。
白帝:古代蜀地的帝王。
黄花:菊花。
井络:四川盆地周围的山脉。
褒斜:古代道路名。
商逢使:商人遇见使者。
角黍:端午节的传统食物。
梯航:水上陆上交通工具。
杜宇:古代蜀王,此处指四川地区。
烽候: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
苴咩:古代西南部族名。
軏尽:车马尽去。
啸月华:月下长啸。
烹紫笋:烹煮紫色的竹笋。
腰簟:围在腰间的竹席。
乌纱:古代官帽。
杞国:古国名,常用来比喻忧虑。
临邛:古县名。
移文:古代官府文书。
翻译
游子错认田园,军人佩带宝剑。不必去白帝城,还未到赏菊花的时节。
夕阳西沉江面,征尘沾染牙齿。
蜀地语音连绵,秦岭阻隔了褒斜之路。
商旅在峡谷路上遇见使者,山间邮递雀儿叫唤。
想回家时正值角黍节,意外得到新鲜瓜果。
饭后庭院阴凉渐深,行远鞋底留下坑洼。
山岩下瀑布清新,雨后烟雾弥漫。
黄鸟鸣叫似告知蚕事,野草与麦苗交错。
汗水凉如雪,蜜汁甜如沙。
野外色彩生机盎然,乡人捣碎茶叶做茶。
船只和梯子经过杜宇之地,烽火传递至苴咩边疆。
石头险峻如阶梯,通关之路漫长。
葛侯竭泽而渔,刘主的行为导致家破。
贪婪求功者引祸,滥用武力被夸耀。
谁允许这样的战图?我在此嘲讽庙堂。
闲事不再提及汉朝,暂且以歌颂巴地为乐。
音乐声繁多如铃铛,离去时无车马喧嚣。
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清心寡欲月下长啸。
采薪人烹煮紫色竹笋,躺在竹席上休息。
忧虑杞国之事终有所悟,临邛之渴更添一层。
无需担忧指责,此行不会困于天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野外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家乡和自然景色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如“野客误桑麻”、“征尘漱齿牙”等,展示了作者对于旅途生活的细腻描写和独特感受。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既有山川之美,也不忘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如“食久庭阴转”、“野色生肥芋”等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同时,通过对天气和季节的描述,如“黄鸟当蚕候”、“稀蒿杂麦查”,诗人巧妙地将时间感融入自然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时空氛围。
此外,诗中还穿插着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如“葛侯真竭泽”、“刘主合亡家”,这些细节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还透露出了个人情感的波动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是一首集自然写景、抒发乡愁与历史回忆为一体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