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尧民小笔赏析

尧民小笔

明 · 祝允明
隐者高居不在城,閒来搦笔写平生。
藤枝策策从何去,葑水东头吊古行。

拼音版原文

yǐnzhěgāozàichéngxiánláinuòxiěpíngshēng

téngzhīcóngfēngshuǐdōngtóudiàox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情景。他选择远离城市的喧嚣,居住在宁静的乡间,过着闲适的生活。诗人通过"閒来搦笔写平生"这一细节,展现出隐者的淡泊与对生活的沉淀思考。他用藤枝作为笔,或许象征着自然与简朴,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藤枝策策从何去"一句,以藤枝的轻轻摇曳声,寓言了隐者内心的平静与自在,也暗示着他的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相融。而"葑水东头吊古行"则描绘了他独自漫步在田野边,可能是在凭吊历史遗迹,寄托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世事的深思。

总的来说,祝允明的《尧民小笔》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藏不露、与世无争的隐者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词语解释

不在的意思:◎ 不在 bùzài(1) [be out;be not in]∶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小王不在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2) [pass away]∶婉称人去世了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策策的意思:(1).象声词。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牕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宋 张孝祥 《满江红·思归寄柳州》词:“策策西风双鬢底,暉暉斜日朱栏曲。” 元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2).悲戚貌。 宋 叶适 《送高仲发》诗:“ 细君 吁久寂,季弟犹长贫,弃我涉远道,策策伤心神。”(3).犹筹策。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天下有奇士》:“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

吊古的意思:◎ 吊古 diàogǔ[visit a ruin… and ponder on the past] 凭吊古迹...

东头的意思:东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蔡司徒 在 洛 ,见 陆机 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 士龙 住东头, 士衡 住西头。” 唐 李绅 《悲善才》诗:“东头弟子 曹善才 ,琵琶请进新翻曲。” 茅盾 《子夜》三九:“ 朱桂英 的目的地却在那草棚的东头。”...

高居的意思:(1).处在高的地方。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审听高居,载怀祇惧。”(2).对他人居处的敬称。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之二:“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但见教高居何处,异日好来相访。”(3).“高居深拱”的略称。 清 钱谦益 《神宗显皇帝挽词》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

高居的意思:(1).处在高的地方。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审听高居,载怀祇惧。”(2).对他人居处的敬称。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之二:“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但见教高居何处,异日好来相访。”(3).“高居深拱”的略称。 清 钱谦益 《神宗显皇帝挽词》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

搦笔的意思:执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於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宋 庞元英 《谈薮》:“ 侯继图 秋日於 大慈寺 倚阑楼上,忽木叶飘坠,上有诗曰:‘……搦笔下庭除,书作相思字。’”...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枝策的意思:谓举杖以击节。《庄子·齐物论》:“ 昭文 之鼓琴也, 师旷 之枝策也, 惠子 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成玄英 疏:“枝,柱也。策,打鼓杖也,亦言击节杖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举杖以击节。”一说,谓拄杖。 王先谦 集解:“枝策者,拄其策而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