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赏析

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

明 · 王恭
西峰塔影连青汉,天半铃声度飞雁。
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
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
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
两峰宴坐谈空寂,何事家山动遥忆。
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
学道由来不顾乡,道成应复念高堂。
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清风溪上回轻舸,红叶吹霜向人堕。
愿结三生石上期,只恐他生复无我。
此别悠悠几日逢,回风暮雨送行踪。
孤云野鹤悠悠去,目断金鳌一片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西峰塔影连青汉”以壮丽的景象开篇,塔影倒映在青天之上,展现出山寺的崇高与神秘。接下来,“天半铃声度飞雁”通过天边的铃声和飞翔的大雁,传递出僧人的修行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两句,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清新与宁静,白天灵花飘香,夜晚灯火阑珊,如同星河灿烂。诗人接着刻画了年轻僧人的形象:“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年轻与修行的专注。

“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运用比喻,表达僧人虽身在空门,心境却如静止的枯木与盛开的莲花,寓意内心的清明与智慧。后文“两峰宴坐谈空寂”写僧人与友人对坐深谈,超脱尘世的喧嚣。

“何事家山动遥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然而“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又暗示了僧人已能超脱世俗的离愁。最后,诗人祝愿僧人学道有成,不忘亲情,但又提醒他修行的不易:“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全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僧人与世俗的微妙关系,以及对修行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