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五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已作南夷长,那为北面臣。
未忘真定冢,毕竟是华人。
未忘真定冢,毕竟是华人。
注释
南夷: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长:长期任职。
北面臣:向北朝拜的臣子,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时面向北方。
真定:地名,今河北正定县。
冢:坟墓。
华人:指华裔,具有华夏血统的人。
翻译
我已经在南方做了长久的官员,不再愿意做北方的臣子。我心中始终记得故乡真定的陵墓,毕竟我本就是华夏子孙。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的《登城五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所见之景象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已作南夷长," 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留恋。"南夷" 指代边疆或异族地区,而"长"则有远离、长久之意。这里指诗人虽身处边远之地,但心中仍旧把自己定位为中国文化圈中的一员。
"那为北面臣。"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身份认同。在古代中国,朝廷官员在仪式上向帝王行礼时,要面朝南方,故而称之为"北面"。这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在异域,但心中仍将自己视作是对中央王朝效忠的臣子。
"未忘真定冢,毕竟是华人。" 这两句话则深化了前两句的情感和观念。"未忘真定冢" 指的是诗人对自己的祖先陵墓仍然铭记在心,"真定" 在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名,也有广义上的中原之意。"毕竟是华人" 强调了诗人不论身处何地,对自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分子始终坚守着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中央王朝的忠诚,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厚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