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节妇诗
昔年修妇职,采撷荐明祀。
殷勤执豆笾,斋肃事君子。
一朝双鸳鸯,别离隔生死。
死者无还期,生者当同归。
奈何姑嫜老,重以膝下儿。
升堂奉甘脆,篝灯训书诗。
庶以未亡人,慰彼泉下思。
溪水彼可竭,妾身不改节。
溪水有停污,妾心但明洁。
荧荧瑶台镜,玄发今已雪。
孤鸾虽不舞,寒影自澄澈。
溪水常流东,馀波总相从。
结发为夫妇,永别何由逢!青山有玄寂,百岁须当同。
愿言合欢树,化作垄上松。
茑萝更缠绵,相依无终穷。
词语解释
百岁的意思:(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
别离的意思:◎ 别离 biélí(1) [leave] 离别;分离别离家乡,踏上征途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
采撷的意思:[释义](1) (动)〈书〉采摘。 (2) (动)〈书〉采集。 [构成]并列式:采+撷...
缠绵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2) (形)婉转动人。联绵式。歌声缠绵。(作谓语)缠绵的情思。(作定语)感情缠绵地说:“我爱你”。(作状语)...
常流的意思:(1).长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司马贞 索隐:“常流,犹长流也。”(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
澄澈的意思:亦作“ 澄彻 ”。1.清澈,水清见底。 晋 王献之 《杂帖》:“ 镜湖 澄澈,清流泻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诗:“澄澈照人胆,深山只一般。” 明 刘基 《活水源记》:“其初为渠时,深不踰尺,而澄彻可鉴。”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2).清亮明洁。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墀除兮镜鑑,房櫳兮澄澈。”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阴晦,今岁澄澈将快哉!” 金 段成己...
豆笾的意思: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书·武成》:“丁未,祀于 周 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籩。” 蔡沉 集传:“豆,木豆;籩,竹豆。祭器也。”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惟馨展礼,爰列豆籩。” 明 李东阳 《郊坛分献再得四渎》诗:“羽衣道士通仪节,白髮牺人説豆籩。” 清 戴名世 《敕授承德郎刘公墓志铭》:“生典型,死豆籩;葬同穴,有贤媛;固其藏,千万年。”...
妇职的意思:犹妇功。《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郑玄 注:“妇职,谓职紝、组紃、缝线之事。”《北史·后妃传序》:“ 煬帝 时,后妃嬪御无釐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纯皇后贤德》:“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 文忠公 之姊也。性贤淑节俭,上侍 孝圣宪皇后 ,恪尽妇职。”...
妇职的意思:犹妇功。《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郑玄 注:“妇职,谓职紝、组紃、缝线之事。”《北史·后妃传序》:“ 煬帝 时,后妃嬪御无釐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纯皇后贤德》:“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 文忠公 之姊也。性贤淑节俭,上侍 孝圣宪皇后 ,恪尽妇职。”...
改节的意思:(1).改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 子贡 ﹞入问 孔子 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涣 ( 王涣 )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晚改节博学,通於法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幸得 娟娟 小姐是个贞烈之女,截髮自誓,不肯改节。 白长吉 强他不过,只得原嫁与 遐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或以告 崔 。 崔 讶其改节,而亦未之奇也。”(2).更换季节。 汉 张衡 《东京赋》:“於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
改节的意思:(1).改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 子贡 ﹞入问 孔子 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涣 ( 王涣 )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晚改节博学,通於法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幸得 娟娟 小姐是个贞烈之女,截髮自誓,不肯改节。 白长吉 强他不过,只得原嫁与 遐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或以告 崔 。 崔 讶其改节,而亦未之奇也。”(2).更换季节。 汉 张衡 《东京赋》:“於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
甘脆的意思:◎ 甘脆 gāncuì(1) [sweet and crisp]∶香甜、松脆这种饼干吃起来甘脆爽口(2) [tasty]∶味美的食品。又作“甘毳””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战国策·韩策》...
甘脆的意思:◎ 甘脆 gāncuì(1) [sweet and crisp]∶香甜、松脆这种饼干吃起来甘脆爽口(2) [tasty]∶味美的食品。又作“甘毳””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战国策·韩策》...
隔生的意思:(1).犹隔世。 唐 王建 《渡辽水》诗:“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宋 苏轼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之二:“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2).隔阂陌生。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我总觉得,他和我们,好像是隔着一层什么似的,总是隔生。”...
隔生的意思:(1).犹隔世。 唐 王建 《渡辽水》诗:“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宋 苏轼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之二:“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2).隔阂陌生。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我总觉得,他和我们,好像是隔着一层什么似的,总是隔生。”...
篝灯的意思: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 彭年 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 彭年 篝灯密室,不令母知。” 宋 王安石 《书定院窗》诗:“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 清 曹寅 《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篝灯重到,凉烟四纈闲窗,又几度昏昏晓晓?” 清 姚鼐 《夜读》诗:“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孤鸾的意思:(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鸞。”(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
姑嫜的意思:丈夫的母亲与父亲。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郑公 ﹞因为思念甥女,故此欲接他姑嫜夫壻,一同赴京中相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女曰:‘ 吴郎 贫,我甘其藜藿; 吴郎 去,我事其姑嫜;定不他适。’”...
何由的意思: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
合欢的意思:亦作“ 合懽 ”。亦作“ 合驩 ”。 1.联欢;和合欢乐。《礼记·乐记》:“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墨子·明鬼下》:“虽使鬼神诚亡,此犹可以合驩聚众,取亲於乡里。” 汉 焦赣 《易林·升之无妄》:“二国合欢, 燕 齐 以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自从 西施 入宫,妙舞清歌,朝懽暮乐,不多日,算不得尽了千遭云雨之情,记不起喫了上万钟合懽之酒。” 清 方文 《柬周颖侯相约同往钱塘》诗之二:“ 兰陵 趣驾者,判醉合欢时。”(2).指男女交欢。《警世通言·玉堂春...
化作的意思:(1).化育生成。《庄子·天道》:“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2).变成。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庐陵 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羣,不与众鸟相厠。俗云是古之木客花化作。”《西游记》第十五回:“却才是 金头揭諦 请了菩萨来,把那涧里龙化作我们的白马。” 鲁迅 《野草·雪》:“寒夜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结发的意思:◎ 结发 jiéfà(1) [knot the hair upon reaching adulthood in former time]∶束发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2) [marry]∶指结为夫妻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离隔的意思:(1).分离阻隔。 三国 魏 曹植 《离友》诗:“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鬱悒兮情不怡。”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去矣 嵇生 ,永离隔矣!” 宋 赵鼎 《满江红·南渡泊舟仪真江口》词:“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2).指隔阂,不团结。《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寇难未弭, 曹叡 骄凶, 辽 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周书·贺拔胜传》:“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勿以妇人之言渐生离隔。”(3).指使不和睦,不团结。《太...
明祀的意思:对重大祭祀的美称。《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 周 礼也。” 杜预 注:“明祀, 大皥 有济 之祀。” 晋 陆机 《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唐 储光羲 《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皇家有恆宪,斋祭崇明祀。”...
明洁的意思:◎ 明洁 míngjié[clear and bright] 明亮,洁净明洁的月色...
奈何的意思:◎ 奈何 nàihé(1) [how]∶怎么办无可奈何(2) [how]∶如何奈何不礼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3) 又且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4) [do sth.to a person]∶惩治;对付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茑萝的意思:(1).又名寄生。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卷络他物而上升。夏季开花,色有红有白,为观赏植物。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寺门古樟四株中二株尤奇,蔦萝蔓引,苔蘚斑剥。” 叶圣陶 《隔膜·母》:“竹篱上生满了茑萝。”(2).茑萝与女萝。两种蔓生植物的合称。比喻关系亲密,寓依附攀缘之意。语本《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于松柏。” 朱熹 集传:“此燕兄弟亲戚之诗……以比兄弟缠緜依附之意。”《红楼梦》第九九回:“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蔦萝之附。”...
妾身的意思:旧时女子谦称自己。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 梁 江淹 《古离别》诗:“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师父若肯收留做弟子,便是妾身的有结果了。”...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泉下的意思:[释义](名)黄泉之下,指死后。 [构成]偏正式:泉(下 [例句]泉下有知。(作主语)...
生死的意思:...
升堂的意思:(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
双鸳的意思:(1).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 注引《列异传》:“ 宋康王 埋 韩冯 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 高观国 《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2).指女子的一双绣鞋。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惆悵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词:“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
死者的意思:...
同归的意思:[释义](动)走到同一目的地,得到同一结果。 [构成]偏正式:同〔归 [例句]殊途同归。(作谓语)...
亡人的意思:(1).逃亡者;流亡者。《礼记·大学》:“ 舅犯 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郑玄 注:“亡人谓 文公 也。时辟 驪姬 之谗,亡在 翟 。”《史记·吴王濞列传》:“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 蔡有守 《送抱香之南洋》诗:“英雄知己有 红拂 ,寧伴亡人去国无。”(2).死者。《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身在众中嫌赘物,心期地下伴亡人。”(3).用为詈词。《西游记》第七二回:“...
未亡的意思:(1).指亡国的孑遗。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先王讨 蔡 ,实取 沔 蘄 安 黄 ,寄惠未亡。”(2).旧指妇女的丈夫死后,丧服未满之时。 唐 白居易 《判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况居丧未卒,改适无文。苟失节於未亡,虽復仇而何有?”(3).见“ 未亡人 ”。...
无终的意思:(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2). 三国 魏 田畴 志行卓越,隐居 无终山 。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二:“辞家夙严驾,当往志 无终 。” 清 阎尔梅 《汧置草堂读史》诗:“ 郭泰 辞徵虚有道, 田畴 抗节隐 无终 。”(3).古代 山戎 国名。 春秋 时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东,后迁至 河北省 玉田县 西北 无终山 ,因山...
膝下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溪水的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昔年的意思:◎ 昔年 xīnián[in former years] 前几年;从前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相依的意思:◎ 相依 xiāngyī[be interdependent;depend on each other] 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相依为命...
相从的意思:(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
须当的意思:应当。《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朱小四 你这厮!有人请唤。今日须当你这厮出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相公既认 兰孙 为女,须当与他择壻。”《白雪遗音·马头调·掩绣户》:“今夜晚上须当早成就, 巫山 云雨游。”...
玄寂的意思:玄虚寂静,形容守道无为。 三国 魏 嵇康 《知慧用》诗:“大人玄寂无声,镇之以静自正。”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伏闻至道希夷,真精玄寂,弘化於混元之表,凝光於太极之先。” 明 唐顺之 《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身隐犹嫌名可闻。”...
玄发的意思:(1).黑发。 汉 蔡邕 《青衣赋》:“玄髮光润,领如螬蠐。” 唐 宋之问 《入泷州江》诗:“镜愁玄髮改,心负紫芝荣。” 清 方文 《无题》诗:“何必高高髻,玄髮盘几曲。”(2).指少年。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三:“玄髮发朱颜,睇眄有光华。”《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各勉玄髮欢,无貽白首叹。” 吕延济 注:“玄髮,少年也。”...
涯涘的意思:(1).水边;岸。《庄子·秋水》:“今尔出於涯涘,观於大海。”《西京杂记》卷六:“ 昆明池 中有戈船楼船……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 南朝 梁 沉约 《与范述曾论竟陵王赋书》:“夫渺汎沧流,则不识涯涘。” 宋 王禹偁 《谢圣惠方表》:“窥天愈觉於高明,观海莫知其涯涘。”(2).边际;界限。 南朝 齐 谢朓 《辞随王笺》:“荣立府庭,恩加颜色。沐髮晞阳,未测涯涘。”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后世之士不务守经合道而好论其变化,渺茫不见涯涘。” 明 高攀龙 《侪鹤赵先生小传》:“...
瑶台的意思:(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
一朝的意思:◎ 一朝 yīzhāo[once;in one day] 一旦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殷勤的意思:◎ 殷勤 yīnqín(1) [deep affection]∶情意深厚鞠养殷情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2) [solicitous]∶热情周到殷勤的服务员(3) [industrious]∶勤奋殷勤小心(4) [present]∶礼物日后致殷勤...
荧荧的意思:◎ 荧荧 yíngyíng[shimmering;twinkling;flichering] 光闪烁的样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永别的意思:◎ 永别 yǒngbié[part forever;part never to meet again;be parted by death] 永远分离;人死...
愿言的意思: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鸳鸯的意思:◎ 鸳鸯 yuānyang(1) [mandarin duck]∶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an affectionate couple]∶比喻恩爱夫妻...
斋肃的意思:(1).庄重敬慎。 汉 班固 《白虎通·姓名》:“大子生,举之以礼:使士负之,有司斋肃端緌,之郊,见於天。”《清史稿·乐志四》:“斋肃恭敬柔雍彰,金鉤緑籧懿筥筐。”(2).犹斋戒。 汉 贾谊 《新书·春秋》:“斋肃不庄,粢盛不洁。”《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斋肃致敬,告覲园陵。”...
终穷的意思:(1).终极;穷尽。《庄子·大宗师》:“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天下之事无终穷也,而亦无尽也。”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2).终身穷苦。《楚辞·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严忌<哀时命>》:“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王逸 注:“言举世不识贤愚以为常俗,我固当终身穷苦而已。”...
总相的意思:佛教语。犹共相。对“别相”而言。《大智度论》卷三一:“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以是种种名为无我,如是等,名为总相。”参见“ 共相 ”。...
未亡人的意思:(1).旧时寡妇的自称。《左传·成公九年》:“ 穆姜 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先君犹有望也!’” 杜预 注:“妇人夫死,自称未亡人。”《梁书·武帝纪上》:“ 宣德皇后 令曰:‘西詔至,帝宪章前代,敬禪神器于 梁 。明可临轩遣使,恭授璽紱,未亡人便归于别宫。’”《旧唐书·哀帝纪》:“又矫宣皇太后令曰:‘……定大计者安社稷,纂丕图者择贤明,议属未亡人,须示建长策。’” 清 吴嘉纪 《江都池烈女诗》:“朝为未嫁女,暮称未亡人。”(2).指寡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