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岩
石红经火烈,字绿见苔封。
疏决功能就,怀襄害亦穷。
鱼虾民免化,至德与天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禹功岩的壮观景象和其背后的历史意义。首句“琬琰何时写”,以珍贵的玉器比喻,暗示着历史上的伟大功绩如同珍贵之物,值得被铭记。接着“磨崖纪圣功”点明了在岩石上刻字以纪念圣人的功绩,体现了对先贤伟业的崇敬。
“石红经火烈,字绿见苔封”两句,通过色彩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岩石在烈火中经受考验后,字迹在岁月的洗礼下,被青苔覆盖,既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疏决功能就,怀襄害亦穷”则表达了治理水患的智慧与决心,疏浚河道,解决了洪水带来的灾害,展现了禹的治水功绩及其深远影响。
“鱼虾民免化,至德与天同”最后两句,将禹的功德比作天道,说明他的行为不仅惠及人间,更与宇宙的法则相合,达到了道德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禹功岩的描写,赞美了古代圣贤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功能的意思:[释义](名)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 [构成]并列式:功+能 [例句]认识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作宾语)[同义]功用...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怀襄的意思:见“ 怀山襄陵 ”。...
火烈的意思:◎ 火烈 huǒliè[flaming] 火势猛烈,泛指炽烈、热烈火烈的太阳笑得更加火烈...
磨崖的意思:亦作“ 磨厓 ”。1.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南屏兴教磨崖》:“今 南屏山 兴教寺 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学》篇, 司马公 书,《新图经》不载。” 元 马致远 《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2).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 明 郭贞顺 《上俞将军》诗:“但属壶民歌太平,磨厓勒尽 韩山 石。”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 真卿 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 昆崙 之...
圣功的意思:(1).谓至圣之功。《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唐玄宗 《幸凤泉汤》诗:“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 庄生 欲蔑圣功,以清虚无累之至为神人,妄矣。”(2).谓帝王的功业。《晋书·乐志下》:“肃肃清庙,巍巍圣功。”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序》:“既还奏,羣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 明 李东阳 《重谒孝陵有述》诗:“日月无私照,乾坤仰圣功。”(3).神灵的功力。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丘处机论海潮》:“大抵海水盈缩,譬乾象纵横耳,於理则无有边际,随风飘...
疏决的意思:亦作“踈决”。1.疏浚;开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昔者 大禹 导 河 积石,疏决 梁山 ,谓斯处也,即经所谓 龙门 矣。” 唐 贾岛 《郑尚书新开涪江》诗之一:“梓匠防波溢, 蓬 仙畏水乾。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峯峦。”《旧唐书·玄宗纪下》:“己丑,令 范安及 、 韩朝宗 就 瀍 洛 水源疏决,置门以节水势。”(2).清理判决。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公命抵法以降,得自疏决。”《旧唐书·玄宗纪下》:“夏四月癸亥,令中书门下分就大理、京兆、 万年 、 长安 等狱疏决囚徒。”...
琬琰的意思:(1).琬圭、琰圭。《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 蔡沉 集传:“琬琰,圭名。”(2).为碑石之美称。 唐玄宗 《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 宋 苏轼 《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声;炳若丹青,掩 麟阁 云臺 之美。”(3).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
鱼虾的意思:亦作“ 鱼鰕 ”。鱼和虾。泛指鱼类水产。 唐 韩愈 《南山》诗:“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宋 苏轼 《鱼蛮子》诗:“鱼鰕以为粮,不耕自有餘。” 章炳麟 《訄书·原变》:“下观於深隧,鱼鰕皆瞽,非素无目也,至此无所用其目焉。”...
与天的意思: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至德的意思: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