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子南与诸友登永宁寺塔基赏析

和子南与诸友登永宁寺塔基

当代 · 胡云飞
维南萧氏北柔夷,六镇星火燎不治。
灵后不修治平策,方贡岁赋释氏贻。
乃造伽蓝曰永宁,嘉木为构青石基。
浮屠九重高九仞,朱漆金钉玉饰之。
去雒百里犹见塔,登塔孰见邙与丽。
刹顶宝瓶毁复寘,契胡北来雷火随。
烬馀坏壁风雨销,荒台错树静陵碑。
千载虽唯烧痕黔,故物奢绮管中窥。
尔时江左亦佛土,王室如燬空祝尸。
舍身复赎类倡仆,匙蜜难得苦到脐。
邦畿崩解身以殉,两朝遗训史迹垂。
音色求佛终泡影,我来青麦生陵陂。
黄花断垣风萧萧,白杨环堵废雀离。
铜驼故道荆棘老,晴空片云雁北飞。
人事沧桑往忽来,野草所覆曾赫曦。
他年重到何物是,累丸又到十枚时。

词语解释

百里的意思:(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白杨的意思:◎ 白杨 báiyáng(1) [aspen]∶杨属的任一种,其特征是具有柔软而扁平的长叶柄,叶片能在微风中飘动或飞舞(2) [white poplar]∶银白杨的俗称...

邦畿的意思:(1).王城及其所属周围千里的地域。《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毛 传:“畿,疆也。” 郑玄 笺:“王畿千里之内,其民居安,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经界,言其为政自内及外。”《隶释·汉竹邑侯相张寿碑》:“缓薄赋,牧邦畿,棃烝殷,四荒饥。” 唐 元稹 《王沂河南府永宁县令等制》:“命汝好爵,时予加恩,勉字邦畿,无虐黎献。” 清 唐甄 《潜书·卿牧》:“近自邦畿,至于海隅,苦乐丰饥,其长不敢以闻。”(2).借指国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侧闻 吴国 召戎衣,何日里静邦畿?” 清 ...

宝瓶的意思:佛教语。尊称盛佛具法具之瓶器。有花瓶、水瓶等数种。《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长者遣婢持满瓶金摩尼珠盖,助王家供养众僧。告言可信,汝持此物,贡上王家。婢闻是语,欢喜踊跃,持宝瓶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承露金盘三十重。”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宝瓶宵注,则雨露随轩;玉柄朝撝,则风霜满席。”《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当下乐止朝散,那二十四个驮宝瓶的象,不牵自走。”...

崩解的意思:崩塌瓦解。《大戴礼记·诰志》:“圣人有国,则日月不食,星辰不孛,海不运,河不满溢,川泽不竭,山不崩解。”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起的小家族制度……如今因为产业进步、妇女劳动、儿童公育种种关系,崩解的气运将来也必然不远了。”...

不治的意思:(1).不能治理。《管子·国蓄》:“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史记·樊郦滕灌商列传》:“ 商 事 孝惠 、 高后 时, 商 病,不治。” 裴骃 集解引 文颖 曰:“不能治官事。” 宋 曾巩 《饮归亭记》:“然而天下之事,能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也。”(2).不追究,不治罪。《汉书·晁错传》:“非谤不治,铸钱者除。”(3).不修整。《史记·酷吏列传》:“上幸 鼎湖 ,病久,已而卒起幸 甘泉 ,道多不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久而不治,竟全就圮頽。”(4)...

不修的意思:(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2).不修缮。 汉 班彪 《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 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沧桑的意思:◎ 沧桑 cāngsāng“沧海桑田”的缩语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尔时的意思:犹言其时或彼时。《左传·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将中军,辞曰: 伯游 长,昔臣习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贤也” 晋 杜预 注:“ 罃 代将中军, 士匄 佐之。 匄 今将让,故谓尔时之举,不以己贤。”...

方贡的意思: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周礼·夏官·怀方氏》:“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诗:“传詔收方贡,登车著赐衣。” 宋 曾巩 《赐高丽诏》:“而尔东国之君,款诚内附,数遣使者,乘不测之川,献其方贡。”...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浮屠的意思:亦作“ 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 注:“浮图,即佛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汉 言觉。将悟羣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2).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将终,戒毋厚葬...

佛土的意思:(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2).特指净土。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九:“言浄土者,经中或时名佛刹,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我闻 昆明 水,天花散无数。躡足凌高峯,了了见佛土,。”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佛土三生愿, 尧 门一梦遄。”(3).指佛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洪山寺 ﹞道场宏丽,为天下第一……平生所见庄严...

故物的意思:旧物;前人遗物。《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庾穉恭 为 荆州 ,以毛扇上 武帝 , 武帝 疑是故物。”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余友 何持之 , 滕庄敏 之甥,所蓄瑰异,多外舅故物,而有赏鉴。” 清 孙枝蔚 《乱后过瓜州》诗:“穷途愁白马,故物对青山。”...

故道的意思:◎ 故道 gùdào(1) [old way]∶旧有的道路;老路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史记·项羽本纪》(2) [old river course]∶水流已经改道的旧河道黄河故道...

赫曦的意思:亦作“ 赫羲 ”。亦作“ 赫爔 ”。1.炎暑炽盛貌。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炎旱赫羲,飈风扇发。”《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一》:“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张铣 注:“赫曦,炎盛貌。”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二:“并为大岭阴,曾无赫曦煖。”(2).显赫貌。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缅吾祖之赫羲,帝 高阳 之玄胄。”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名爵赫曦,僶俛优泰。”(3).光明貌。 宋...

何物的意思: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

环堵的意思:(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

黄花的意思:◎ 黄花 huánghuā(1) [goldflower]∶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2) [citron daylily]∶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3) [chrysanthemum]∶菊花(4) [virgin]∶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黄花闺女...

火燎的意思:灯烛;火炬。《宋史·仪卫志五》:“香凳一,火燎一,小舆一。” 冰心 《往事二》三:“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嘉木的意思:美好的树木。 汉 张衡 《西京赋》:“嘉木树庭,芳草如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时孟夏,麦野韶润,缓轡而行,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 明 刘基 《北岭将军庙碑》:“繚以垣墉,甃以瓦石,植以嘉木,丹堊辉映。”...

伽蓝的意思:[释义](名)佛寺。(僧伽蓝摩之省,梵)。...

江左的意思:◎ 江左 jiāngzuǒ[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偏安江左...

荆棘的意思:◎ 荆棘 jīngjí[thistles and thorns]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九重的意思:(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九仞的意思: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 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 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 注:“軔,八尺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 《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雷火的意思:(1).雷鸣和电闪。《京氏易传·丰》:“雷火交动,刚柔散气。” 元 杨奂 《游嵩山·龙潭》诗:“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霎时之间,风雨大作,雷火交加。”《诗刊》1977年第10期:“呼唤着天上的雷火,地下的岩浆。”(2).雷鸣电闪之火。 元 张翥 《蟠松引》:“垂胡磥碨髯怒磔,雷火不敢烧其瘤。”《三国演义》第十回:“ 李傕 候晴再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白面狐》:“俄雷火从袖出,霹靂震响。”(3).雷管中的起爆药。 刘厥兰 ...

累丸的意思:堆迭弹丸。《庄子·达生》:“ 仲尼 适 楚 ,见痀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 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后多用为技艺精进或贪求不止之典。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方内累丸之重叠,岂比沉泉之撩乱。” 清 黄宗羲 《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当时从逆之徒,险拙不同:拙者妬宠争妍,冰山富贵,累丸不止,为逆奄所用者也。”...

两朝的意思:(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 、 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 ,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 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陵陂的意思:山坡;地势较高的田地。《庄子·外物》:“青青之麦,生於陵陂。” 唐 杜甫 《喜晴》诗:“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灵后的意思:指女神。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亮灵后之所处,非吾人之所庐。”...

难得的意思:◎ 难得 nándé(1) [hard to come by]∶很难做到(含珍重意)难得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2) [rare]∶少有;不经常;不易得到这是难得的大雪...

泡影的意思:[释义](名)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构成]偏正式:泡(影 [例句]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作宾语)...

片云的意思:极少的云。 南朝 梁简文帝 《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復还轻。” 唐 杜甫 《野老》诗:“长路关心悲 剑阁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咏怀次韵》之二:“雷声偶逐片云起,轻碧无劳过雨凝。”...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晴空的意思:◎ 晴空 qíngkōng[clear sky] 晴朗的天空晴空万里...

青石的意思:(1).青色的岩石。可作建筑材料、碑版等用。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墻……门有银牓,以青石碧鏤。” 唐 白居易 《青石》诗:“青石出自 蓝田山 ,兼车载运来 长安 。”《水浒传》第十四回:“僧人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箇寳塔,放於所在,镇住溪边。”(2).指青石般的色、质。 宋 梅尧臣 《钓蟹》诗:“老蟹饱经霜,紫螯青石壳。”(3).石灰岩的俗称。...

雀离的意思:梵语Cakra,或音译为“昭怙釐”。古 屈支国 寺名,在今 库车 北 苏巴什 地方。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后以“雀离”泛指佛寺,佛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释氏《西域记》曰: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 雀离大清浄 。” 杨守敬 注疏:“《唐西域记》: 屈支国 城北四十餘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 昭怙釐 。在国北,里数与此寺略同,釐、离亦音近, 昭怙釐 盖即此 雀离 也。又按《北史·西域传》:‘ 乾陁国 都城东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谓 雀离佛图 ...

人事的意思:[释义](1) (名)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 (名)关于工作人员;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3) (名)事理人情。孩子太小;还不懂人事。(作宾语) (4) (名)人力能做到的事。 (5) (名)人的意识的对象。不省人事。(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人(事 [同音]人士、人世、人氏...

烧痕的意思:野火的痕迹。 宋 苏轼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诗:“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明 李昌祺 《过吴门》诗:“ 西施 去后屧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緑。” 清 查慎行 《元日出东便门》诗:“草短没烧痕,老杨交枯枝。”...

奢绮的意思:奢侈华丽。《三国志·吴志·诸葛融传》:“ 融 父兄质素,虽在军旅,身无采饰;而 融 锦罽文绣,独为奢綺。”《三国志·吴志·步骘传》:“然门内妻妾服饰奢綺,颇以此见讥。”...

舍身的意思:(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梁书·武帝纪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 ,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2).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

释氏的意思:佛姓 释迦 的略称。亦指佛或佛教。《晋书·何充传》:“于时 郗愔 及弟 曇 奉天师道,而 充 与弟 準 崇信 释氏 。”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 释氏 之教,义本慈悲。”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 释氏 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崔侍郎 安潜 ,崇奉 释氏 ,鲜茹荤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余平生不信 释氏 之学,而梦中所见如此,殆不可解。” 清 王锡 《法相寺》诗:“ 释氏 贵无生,不在形骸久。”...

史迹的意思:◎ 史迹 shǐjì[historical site or relics] 历史文化遗迹年代湮远的史迹...

他年的意思:(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铜驼的意思:亦作“ 铜駞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2).即 铜驼街 。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 ,...

王室的意思:◎ 王室 wángshì(1) [royal family]∶帝王的家族王室之胄。——《资治通鉴》王室成员(2) [royal or imperial court]∶指朝廷...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萧氏的意思:(1).指 萧史 。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之五:“ 萧氏 贤夫妇, 茅 家好弟兄。羽轮飆驾起层云,高会尽仙卿。”参见“ 萧史 ”。(2).指 萧育 , 西汉 人, 萧望之 之子。见《汉书》本传。《文选·张协<杂诗>之三》:“案无 萧氏 牘,庭无 贡公 綦。” 刘良 注:“ 萧育 与 朱博 为友, 王阳 与 贡禹 为密交,述此两事,思友人不相往来也。”(3). 殷 民六族之一。《左传·定公四年》:“ 殷 民六族, 条氏 、 徐氏 、 萧氏 、 索氏 、 长勺氏 、 尾勺氏 。”...

星火的意思:◎ 星火 xīnghuǒ(1) [spot fire;spark]∶由远处大火飞来的火星或余烬点着的火(2) [shooting star]∶流星一瞬即逝的光,比喻迫切、紧急那灯刚一亮,就又像星火一样泯灭了...

修治的意思:◎ 修治 xiūzhì[dredge] 治理、修整运河修治工程...

雁北的意思:指 山西省 北部 雁门关 以北内外 长城 之间的地区。 杨朔 《铁骑兵》三:“城里的 日本 兵大半调到 雁北 进行‘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 包头 ,‘扫荡’便停止了。”...

野草的意思:◎ 野草 yěcǎo[weed]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音色的意思:◎ 音色 yīnsè[tone colour;timbre]亦称音品...

永宁的意思:永久安宁。《逸周书·五权解》:“呜呼,敬之哉!汝慎和称,五权维中,是以以长小子於位,实维永寧。”《史记·封禅书》:“ 祖己 曰:‘修德。’ 武丁 从之,位以永寧。”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乃堙洪塞源,决江疏河,洒沉澹灾,东归之於海,而天下永寧。”...

云雁的意思:亦作“ 云鴈 ”。1.高空的飞雁。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唐 王勃 《江曲孤凫赋》:“伤云鴈之婴缴,惧泉鱼之受饵。” 唐 韦应物 《答崔主簿倬》诗:“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兰章不可答,冲襟徒自盈。” 宋 魏了翁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词:“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2).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 宋 张先 《雨中花令·赠胡楚草》词:“近鬢綵鈿云雁细。好客艳、花枝争媚。”原注:“大云雁,小云雁。”...

镇星的意思:即土星。我国古代以为土星每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镇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文子·精诚》:“四时失政,镇星摇荡。”《史记·天官书》:“太岁在甲寅,镇星在东壁。”《旧唐书·代宗纪》:“壬戌夜,月晕南北河、东井,镇星入舆鬼,久之方散。”《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镇星行至角亢。” 胡三省 注:“镇星,土星也。”...

治平的意思:(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苏轼 《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 、 商 、 周 ,最称治平。”(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

祝尸的意思:供奉神像,祭祀祷祝,表示崇拜敬仰。 明 宋濂 《许文正公衡》:“无德弗报,四海祝尸。”...

朱漆的意思:◎ 朱漆 zhūqī[red paint] 红颜色的油漆朱漆大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