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书事
民居蕃汉杂,僧语梵唐兼。
翠石磨堪研,咸泉食当盐。
秦城何处是,日暮动遐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临洮这个边塞之地的独特景象与人文风貌。首句“此郡临边塞”,点明了临洮的位置,位于边疆,自然环境独特。接着“时平不戒严”一句,展现了尽管身处边塞,但因为时局安定,不再需要严密的防备,流露出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息。
“民居蕃汉杂,僧语梵唐兼”两句,通过描述临洮的居民构成和宗教活动,展现了这里多元文化的融合。蕃汉指的是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居一地,僧语梵唐则指佛教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反映了临洮作为边疆重镇,不仅地理上连接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上也融合了多种元素。
“翠石磨堪研,咸泉食当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临洮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条件。翠石可以用来研磨,咸泉可以作为食用之盐,这些细节展示了临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们利用自然环境改善生活的智慧。
最后,“秦城何处是,日暮动遐瞻”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远方的遐想。秦城作为古代的边防重镇,与临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日暮时分的眺望,则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世界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临洮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元文化和社会生活,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历史视野。
词语解释
边塞的意思:[释义](名)边疆地区的要塞。 [构成]偏正式:边(塞 [例句]边塞城市。(作定语)...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戒严的意思:[释义](动)国家遇到战争或特殊情况时,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内采取非常措施,如增设警戒、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 [构成]动宾式:戒|严 [例句]戒严部队已开到指定地点。(作定语)...
民居的意思:(1).百姓居住之所。《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管子·小匡》:“民居定矣,事已成矣。”《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今东郊被 宋 兵残破,民居未復。”(2).民家,民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左右民居,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洑,约障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新唐书·五行志一》:“ 开成 二年六月, 徐州 火,延烧民居三百餘家。”《明史·五行志一》:“ 番禺 、 南海 风雷大作,飞雹交下,坏民居万餘。”...
秦城的意思:指 秦 长城 。 清 黄景仁 《拟饮马长城窟》诗:“秦城苍苍 汉 月白,秋风饮马城边窟。”...
日暮的意思:◎ 日暮 rìmù[at dusk]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日暮时分,炊烟袅袅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时平的意思:时世承平。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謐时平,鵷鷺咸修其文德。”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康有为 《过昌平城》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
石磨的意思:石制磨粉工具。《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曹真 遣将军 费曜 等拒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昭 ( 郝昭 )又以绳连石磨,压其衝车,衝车折。”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上党侯 亮之 于 江都 城下获一石磨,下有铜马。”《广西风物志·漓江》:“ 半边渡 斜对面一小山上有两块巨石,一块圆如石磨,一块状似石人,略向南倾斜,作推磨状。”...
遐瞻的意思:远望;远眺。 唐 苏绾 《家僮视天判》:“庭际遐瞻,寧用圭而测景;楼中仰视,徒以管而窥天。” 宋 苏轼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等同泛湖游北山》诗:“临风一挥手,悵焉起遐瞻。”...
咸泉的意思:含盐分的泉水,可以制盐。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四:“ 蜀江 有咸泉。有能相度泉脉者,卓竹江心,谓之卓筒井,大率近年不啻千百井矣。”《宋史·食货志下五》:“近岁咸泉减耗,多杂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