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著存堂赏析

著存堂

明 · 王汝玉
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
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
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
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
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著存堂》。诗中通过描述对已故长辈的怀念与祭祀活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孝道的坚持。

首句“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描绘了高堂(指去世的长辈)虽已离世,但其居住的地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景象,仿佛他们还在其中生活。这种描述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接着,“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与长辈共度的美好时光,甚至在想象中还能听到他们的咳嗽声,这既是对过往幸福时刻的怀念,也是对长辈深深的思念。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则转而描述了祭祀的情景。在特定的日子,诗人参与了祭祀仪式,供奉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纪念,也表达了通过仪式来寄托哀思的愿望。

“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对长辈的爱与敬意,这种情感在祭祀时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祭祀现场庄严肃穆,仿佛长辈在场,感受到了这份虔诚与敬意。

最后,“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强调了即使逝者已远去,但他们的形象和记忆却永远留在心中。诗人坚信,只要心存诚意,就能与逝者保持联系,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则点明了诗的主题——通过记录和遵守传统礼仪,表达对长辈的深切怀念和孝顺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的传承。

综上所述,《著存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对已故长辈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孝道的坚守。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对传统文化和家族情感的深刻体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