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府清渠宗兄别业
明 · 林大春
柴桑昔载追游地,此日渊明酒兴豪。
松菊犹存三径老,琴书在御一堂高。
池窥晓月鱼龙窟,竹覆秋云翡翠巢。
莫道东山非大隐,时闻北海寄风骚。
松菊犹存三径老,琴书在御一堂高。
池窥晓月鱼龙窟,竹覆秋云翡翠巢。
莫道东山非大隐,时闻北海寄风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生活的向往与致敬。首联“柴桑昔载追游地,此日渊明酒兴豪”中,“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诗人通过“昔载追游”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场景的追忆和向往,而“酒兴豪”则展现了陶渊明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颔联“松菊犹存三径老,琴书在御一堂高”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情景。这里以“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三径老”指隐居之地,而“琴书在御”则表现了陶渊明的雅致生活,他以琴书自娱,过着闲适自在的日子。
颈联“池窥晓月鱼龙窟,竹覆秋云翡翠巢”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池塘中映照着晓月,鱼龙在其中嬉戏,竹林覆盖着秋云,翠鸟筑巢其间,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尾联“莫道东山非大隐,时闻北海寄风骚”则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另一种解读。东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而“北海寄风骚”则暗示了陶渊明虽隐居但其思想和作品依然影响深远,如同北海之水,滋养着后世的文人墨客。这一联既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追求精神自由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