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
清 · 李寄
游春还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閒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閒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仲春时节从池阳出发,返回途中计划游览华山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游春还一笑”,开篇即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仿佛春天的每一次呼吸都让诗人感到欣喜。接着,“自问此何时”则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田文和王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非英雄,却也怀揣着探索与追求的精神,如同古代的智者一般。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閒思”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杂花盛开,垂柳轻摆,不仅美化了旅途,也触动了诗人的思绪,使他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
最后,“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向往。骊山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诗人预想如果能再次经过,定会激发更多的历史感慨,创作出更多关于历史的诗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