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登楼
云似碧山天似水,霁波平浸两三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登楼所见之景,充满了清新与宁静之美。
首句“登楼晚暑复相攻”,点明了诗人于傍晚时分登楼,暑气依旧不减,暗示了夏日的炎热与难耐。然而,接下来的“快意清风忽此逢”却如同一缕凉爽的清风,瞬间吹散了心头的燥热,带来了愉悦与轻松。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夏日的酷热与清风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云似碧山天似水,霁波平浸两三峰”这两句则是对登楼远眺所见景色的生动描绘。诗人以“碧山”和“天水”来比喻云彩和天空,形象地展现了云彩的碧绿与天空的清澈,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而“霁波平浸两三峰”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远处的山峰,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登楼的独特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读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词语解释
碧山的意思:(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登楼的意思:(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
霁波的意思:平静的水波。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五:“丹巘堕瓌景,霽波灼虚形。”...
快意的意思:[释义](形)心情畅快。 [构成]偏正式:快(意 [例句]深感快意。(作宾语)[同义]快乐、快活、愉快、欢快...
两三的意思: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老舍 《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清风的意思:◎ 清风 qī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清风徐来清风明月...
三峰的意思:(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