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
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
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
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
歘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
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叶英谋生致之。
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
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
祝尔嘉词尔无苦,献尔将随犀象舞。
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头:山顶。曈曈:形容太阳初升的样子。
猎围:狩猎的围场。
前林:前方的树林。
未识名:不认识的野兽。
促骑:策马疾驰。
无人声:没有人的声音。
潜形:隐藏身形。
踠伏:蜷伏。
草不动:草丛不动。
阴方:指北方边境。
质子:古代派往他国做人质的王子。
译语:翻译语言。
蕃语:少数民族的语言。
舍鞍:解开马鞍。
疾如风:快速如风。
虎蹲:像老虎一样蹲下。
兽人立:像野兽一样站立。
扼颡:扼住咽喉。
批其颐:击打脸颊。
涎淋漓:口吐白沫。
既苏:醒来后。
复吼拗仍怒:再次咆哮挣扎,仍然愤怒。
果叶:形容果断而有策略。
英谋:英勇的计谋。
生致之:活捉了敌人。
目如电:目光如闪电。
失容:失去常态。
千马战:形容众多马匹因惊骇而战栗。
传呼贺拜:传递欢呼,行拜礼。
腾凌:升腾。
阴满川:杀气充满山谷。
缚虎如缚鼠:擒虎就像捕捉老鼠一样容易。
败虏:被打败的敌军。
降羌:投降的羌族士兵。
祝尔:祝福你。
嘉词:美好的言辞。
尔无苦:你不必痛苦。
禁中山:指皇家园林中山水之间。
攫搏:勇猛搏击。
开天颜:使帝王喜悦。
非熊之兆:非熊是周文王得到姜太公的预兆,这里指吉祥的征兆。
庆无极:喜庆无穷。
百蛮:泛指周边各少数民族。
翻译
山头太阳正冉冉升起,山下狩猎的围场映照着初升的阳光。前方树林中有未知的野兽,将军策马飞驰,四周一片寂静。
它潜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双雕盘旋引来群鸦鸣叫。
北方边境的王子年仅三十,通过翻译接受指令,用异族语言行礼。
迅速解鞍卸甲,动作如风,人忽然像老虎一样蹲下,像兽一样站立。
瞬间扼住对方的咽喉,击打他的脸颊,敌人倒地,口吐白沫。
醒来后又咆哮挣扎,但英勇的计谋已将其制服。
从深丛中拖出,目光如电,众人失色,千军万马为之震撼。
欢呼声、拜贺声连绵不绝,杀气腾腾,弥漫整个山谷。
这才明白擒虎就像捉老鼠,俘虏的敌军仿佛就在眼前投降。
祝福你,无需忧愁,你将随犀牛大象共舞于宫廷。
皇宫中的园林,期待你展现勇猛,博得帝王的欢心。
非熊的预兆,喜庆无边,愿你的英勇之名流传百蛮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猎狩活动的生动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的英勇和力量。开篇以“山头曈曈日将出”设定了时间背景,而“山下猎围照初日”则描绘出了狩猎的紧张气氛。“前林有兽未识名”表现了待捕捉野兽的神秘与威胁,"将军促骑无人声"则透露出士兵们的警觉和准备。
“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这一段,通过对比猎人的静谧与飞鸟的活跃,增强了紧张感。随后,“阴方质子才三十”中的“质子”一词暗示着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的身份和地位,而“译语受词蕃语揖”则可能在表达其对异域文化的掌握。
“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这一部分,通过动作的迅速与野兽的形象,对比出了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的英勇和力量。“歘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则生动描绘了战斗的激烈。
“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叶英谋生致之”显示出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在战斗中的不屈不挠,而“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则通过对比和夸张,表现了其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
接下来的“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描绘出胜利后的欢庆景象,而“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则总结了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的战绩和威望。
最后,“祝尔嘉词尔无苦,献尔将随犀象舞。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与祈愿,而“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则是对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英雄事迹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猎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力量和战绩,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武力与勇敢行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