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冬十月百卉尽芳赏析

冬十月百卉尽芳

宋 · 杨冠卿
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时。
冰霜不变冱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
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
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

注释

淳熙: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戊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东风:春风。
冱:冻结。
壑:山谷。
春姿:春天的景象。
花情柳意:形容春天的花草景色。
红英:红色的花朵。
粉艳:粉色的娇艳。
纷披:散乱地分布。
道傍:道路旁边。
牛喘:牛的喘息声。
公事:公务。
痴儿:痴心的人,此处指专注于工作的人。

翻译

淳熙年戊戌的冬季十月,仿佛是春天三月的时光。
尽管有冰霜,但寒冷的颜色并未改变,山川溪流依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花朵和柳树已经失去了耐性,红花粉嫩的花瓣争相绽放。
路边耕牛的喘息声不再询问,一心只想完成公务,真是个痴迷于工作的傻孩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时"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与季节感受的不符,冬日却有了春天的气息,这是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表达。接下来的"冰霜不变冱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则更进一步描绘了初春景象,其中"冰霜不变"显示了冬日的严寒依旧,而"溪壑次第回春姿"则表现出大自然在这个季节中的逐渐苏醒。

第三、四句"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更是对初春景象的细致描绘。这里的"花情柳意"指的是早春中草木的生机与情趣,而"红英粉艳争纷披"则形容了花朵竞相开放,色彩斑斓,各自展现其美丽姿态。

最后两句"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表达出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急切。其中"道傍牛喘"形象地描绘出了春耕时节农夫辛勤劳作的情景,而"不复问"则可能隐含着对外界询问的不耐,或者是对农时的紧迫感。而"欲了公事真痴儿"一句,则透露出诗人急于处理完公务,以便尽快投入到农耕之中,这里的"痴儿"或许是在表达一种纯真的、专注于土地劳作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更新换代的感受,以及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与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