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二首(其二)
宋 · 王圭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
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
所嗟恩馆泪,不到九泉挥。
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
所嗟恩馆泪,不到九泉挥。
注释
星坠:星辰坠落,象征战事或重要人物的去世。将军府:古代军事将领的官邸。
夜舟固:形容船只坚固,不易被摧毁。
玉关:古代边关要塞,这里指代边疆。
旌旆:旗帜,代指军队。
寒色:寒冷的气氛,可能指战事带来的凄凉。
箫笳:古代乐器,常用于军乐或哀乐。
恩馆:指朝廷或尊长的住所,这里可能指将士告别之处。
九泉:指地下,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去的地方。
翻译
星辰陨落在将军府,边关山林尽显凋零。谁曾说夜晚的船坚不可摧,哪还能返回玉门关呢?
军旗低垂,寒气笼罩,晚风中传来箫笳的哀音。
令人叹息的是,馆舍中的离别之泪,未能洒向九泉之下。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的挽诗。诗人通过景物描写,传递了深沉的悲痛和对逝者无法见面的哀伤。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将军府前的星光坠落,边山上的万木覆盖,都显得肃穆而庄严,这种景象设置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谁言夜舟固, 那复玉关归"两句,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夜舟固指的是夜晚渡船的安全,但这里却用来比喻逝者已去,不再回来;而“那复玉关归”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无法回来的哀伤,玉关在古代常常象征着遥远的地方,这里代表诗人心中的距离和无奈。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两句,用来描绘一种萧瑟的秋末景象。旌旆是旗帜的总称,而“低寒色”则显示出一种肃杀的气氛;而“箫笳惨夕霏”,箫和笳都是古代乐器,这里用来形容晚风中的哀鸣之声,更加强化了诗歌中悲凉的氛围。
"所嗟恩馆泪,到九泉挥"两句,则是诗人直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恩馆通常指的是官署或府第,这里则是逝者生前居住的地方;“泪”代表了诗人的悲伤,而“到九泉挥”则象征着诗人愿意将这份哀伤传达到地底深处的九泉,也就是说,希望逝者的灵魂能够感受到自己这份深厚的情感。
整首挽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者郑文肃公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