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宋 · 苏轼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注释
人事:世间纷扰。得时:得势。
失时:失势。
紫绶:古代高级官员的印绶,象征尊贵。
黄粱一梦:比喻短暂而虚幻的富贵生活。
恩纶:皇帝的恩典和命令。
定武: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分职:职务调动。
英州: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江干侧:江边。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旧酒楼:昔日常去的酒馆。
翻译
世间纷繁如千丝万缕,得势时欣喜若狂,失势时忧虑重重。只知道紫色绶带象征高官显贵,却忘了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刚才还在感受皇恩浩荡降临定武,忽然接到调任前往英州的命令。
如果南行至江边,切勿在浔阳那旧日的酒楼歇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职场变迁的感慨。开篇“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两句,描绘了人世间种种变化和人们对于成功与失败的不同情感,既有得意之时的喜悦,也有失意之际的忧虑。
紧接着,“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两句,则写出了官场中人对地位的追求和无常,紫绶指的是高级官员所佩戴的带子,三公即中央三级实质宰相之职,但这种荣华富贵终究如同梦幻,不可长久。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两句,具体写出了诗人个人的遭遇。恩纶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名字,定武和英州则是地名,这里表明了作者曾与这位同僚相聚,但很快就因为工作变动而分别。
最后,“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被命南迁的旅途情景。诗人提到了自己将要前往南方,如果来到江边,就会在浔阳城旧时曾经饮酒的地方停留。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表现出苏轼对人生的洞察和自己的遭遇,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一篇深具文学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