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谒严祠因登钓台二首(其一)赏析

谒严祠因登钓台二首(其一)

明 · 李孙宸
陟彼富春山,紫翠何重重。
荒祠奠幽趾,高台倚晴空。
缅昔白水兴,群策起从龙。
夫子秉逸尚,垂纶抗高踪。
人远云山新,世异江水同。
我来一振衣,万里披清风。
斯人不可作,三叹将何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严祠后登临钓台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先贤的追思。

首句“陟彼富春山,紫翠何重重”以富春山的壮丽景色开篇,紫色与翠绿交织,展现出山色的丰富层次,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壮阔的背景。

“荒祠奠幽趾,高台倚晴空”则转向对严祠的描述,荒凉的祠庙坐落在幽静之地,高高的台阁矗立于晴朗的天空之下,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

“缅昔白水兴,群策起从龙”提到过去的历史事件,暗示严祠与某个重要历史时期或人物相关联,通过“白水兴”这一典故,引出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夫子秉逸尚,垂纶抗高踪”点名了历史人物,即严子陵,他以逸致高远的生活态度著称,钓鱼为乐,不问世事,这与作者所感受到的山林之静谧相呼应。

“人远云山新,世异江水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变迁,但自然之美永恒不变,如同云山之新,江水之恒。

“我来一振衣,万里披清风”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他来到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清风,内心得到了洗涤与升华。

最后,“斯人不可作,三叹将何从”表达了对已逝先贤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再见到这样伟大人物的遗憾之情,三叹之间,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