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吕肖卿三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千万人丛里,应难一一寻。
政须真具眼,始可与关心。
匠手斤忘垩,禅机芥遇针。
绝弦吾欲理,忽复有知音。
政须真具眼,始可与关心。
匠手斤忘垩,禅机芥遇针。
绝弦吾欲理,忽复有知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属于赠友之作。全诗围绕“寻找知音”的主题展开。
首句“千万人丛里,应难一一寻。”表达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是多么困难。这句话通过“丛”字来形容人群的密集和复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知音稀少的感慨。
接下来的“政须真具眼,始可与关心。”则提出要用真诚的心去识别那些能够深入理解自己的人。这里的“具眼”比喻有洞察力和鉴赏力的眼睛,而“关心”则是指与诗人情感相通、能够共鸣的人。
第三句“匠手斤忘垩,禅机芥遇针。”通过工匠精细的工作来比喻寻找知音的过程。匠人在制作物品时,每一斤两都要精确无误,这里化用为诗人的挑选与鉴赏。而“禅机”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感悟,“芥遇针”则形容那偶然间发现的契合,如同寻到了一根尖锐的针。
最后两句“绝弦吾欲理,忽复有知音。”表达了诗人在失去希望之时,再次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这里的“绝弦”形容音乐断裂或心绪中断,而“忽复有知音”则是说突然之间又遇见了能够理解和感应自己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知音的渴望和难度,以及当找到那份相通时内心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