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蝶恋花(其四)赏析

蝶恋花(其四)

当代 · 黄绮
新岁人家除夕矣。
谷饭还年,或荐鸡鱼豕。
不寐钱多分幼子。
弟兄和睦无猜忌。
笑里相邀回长辈。
进退无拘,自有天和地。
烛下须眉将欲紫。
聚餐虚座阿爷至。

词语解释

阿爷的意思:(1).父亲。古乐府《木兰诗》:“阿爷无大儿, 木兰 无长兄。”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三:“阿爷恶见伊,阿孃嫌不悦。”《儒林外史》第九回:“ 邹三 走去叫道:‘阿爷,三少老爷、四少老爷在此。’” 丁以布 《题吹万伤昙录》诗:“最难忘是弥留顷,目注阿耶噤不声。”(2).主人。《隋书·五行志下》:“ 开皇 末, 渭南 有人寄宿他舍,夜中闻二豕对语。其一曰:‘岁将尽,阿耶明日杀我供岁。何处避之?’一答曰:‘可向水北姊家。’因相随而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嘉兴 许应逵 为 东平 守,甚...

猜忌的意思:[释义](动)疑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 [构成]并列式:猜+忌 [例句]夫妻之间不应互相猜忌。(作谓语)猜忌会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作主语)[反义]相信...

长辈的意思:◎ 长辈 zhǎngbèi[elder member of a family] 辈分高的人...

除夕的意思:[释义](名)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构成]偏正式:除(夕 [例句]今天是除夕。(作宾语)...

弟兄的意思:◎ 弟兄 dìxiong(1) [brothers] 弟弟和哥哥亲弟兄(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多分的意思:◎ 多分 duōfen[most probably] 〈方〉∶多半;大概多分是这样...

和睦的意思:[释义](形)相处得好,不争吵。 [构成]并列式:和+睦 [例句]家庭和睦。(作谓语)...

还年的意思:恢复年轻,返老还童。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还年之士,挹其清流,子能修之, 乔 松 可儔。” 隋 江总 《玛脑盌赋》:“酒既醉而还年,盌稍酌而延寿。” 唐 李峤 《为秋官员外郎李敬仁贺圣躬新牙更生表》:“还年而编贝不亏,却老而瓠犀仍出。”...

将欲的意思:将要;打算。《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墨子·非攻下》:“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李白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进退的意思:[释义](1) (动)前进和后退。这车进退自如;十分灵敏。(作谓语) (2) (动)应进而进;应退而退;泛指言语行动恰如其分。 [构成]并列式:进+退...

聚餐的意思:◎ 聚餐 jùcān[luncheon] 通常在公共食堂为集体而供应的一种比较正规的便餐(如遇到俱乐部的聚会或业务上的会议)◎ 聚餐 jùcān[dine together] 聚在一起在公共食堂吃比较正规的便餐...

人家的意思:[释义](1) (代)指自已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作主语) (2) (代)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作宾语) (3) (代)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反义]自己...

天和的意思:(1).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庄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成玄英 疏:“汝形容端雅,勿为邪僻,视听纯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归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训》:“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唐 孟郊 《蜘蛛讽》诗:“万类皆有性,各各禀天和。”《红楼梦》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大伤天和之事。”(2).谓人体之元气。《文子·下德》:“目悦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声,七窍...

无猜的意思:◎ 无猜 wúcāi[innocent] 没有猜忌;不顾虑无猜的感情...

新岁的意思:犹新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 韦庄 《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须眉的意思:◎ 须眉 xūméi(1) [man]∶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2) [beard and eyebrows]∶胡须和眉毛...

幼子的意思:◎ 幼子 yòuzǐ[the youngest son] 幼小的儿子弱妻幼子...

鱼豕的意思:“鲁鱼亥豕”的略语。 明 高启 《赠墨翁沉蒙泉》诗:“一朝得此復何用,惭註鱼豕笺虫虾。” 清 林则徐 《遣戍伊犁行次兰州致姚春木王冬寿书》:“ 扬州 有刊本,惜鱼豕尚多,未识两君曾见之否?”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路史》:“今此本为 乾隆 元年 长源 后人所重刻,而鱼豕弥甚,几不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