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五)
宋 · 吴泳
玄云拖榆塞,白露涂枫林。
靡靡秋未夕,边马已南侵。
子方从军去,川陆迥且深。
虎兕嗥旷野,猩猱啸高岑。
独见金城外,迎人柳阴阴。
主人敬爱客,秉义如断金。
好将少年行,转作节妇吟。
靡靡秋未夕,边马已南侵。
子方从军去,川陆迥且深。
虎兕嗥旷野,猩猱啸高岑。
独见金城外,迎人柳阴阴。
主人敬爱客,秉义如断金。
好将少年行,转作节妇吟。
注释
玄云:乌云。拖:笼罩。
榆塞:榆木边塞。
白露:清晨露水。
涂:润湿。
枫林:枫树。
靡靡:渐渐。
秋未夕:秋季未深。
南侵:南下侵犯。
子方:你。
军去:从军远行。
迥且深:广阔而深远。
虎兕:猛兽。
嗥:咆哮。
旷野:空旷原野。
啸:尖叫。
高岑:高山。
金城:坚固的城池。
柳阴阴:柳树成荫。
主人:主人。
敬爱客:热情款待。
如断金:如同金石坚定。
好将:美好地把。
少年行:青春故事。
节妇吟:节妇的哀歌。
翻译
乌云笼罩着榆木边塞,白露润湿了枫树林。秋天还未深,边疆的马匹已经开始南下侵犯。
你即将从军远行,河流大地广阔而深远。
猛兽在空旷原野上咆哮,猩猩在高山之上尖叫。
只看见金城之外,柳树成荫迎接行人。
主人热情款待客人,坚守道义如同金石般坚定。
美好的青春故事,如今却转变成了节妇的哀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末的画面,充满了悲凉和思念之情。开篇“玄云拖榆塞,白露涂枫林”两句,以浓郁的笔触勾勒出一片萧瑟的边疆景象,云彩低垂,如同遮盖着整个边塞,而露水滴落在枫树叶上,显得格外清冷。
接着,“靡靡秋未夕,边马已南侵”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秋天还未到尽头,但边疆的战事已经迫在眉睫,边塞上的战马早已准备好南下,这不仅是军事行动的紧张,也预示着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
“子方从军去,川陆迥且深”中的“子方”指的是诗人之子或亲友,他即将踏上从军的道路,而“川陆迥且深”则强调了这条道路的艰险与遥远。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更是对心路历程的写照。
接下来的“虎兕嗥旷野,猩猱啸高岑”用猛兽和灵猴的叫声烘托出边塞的荒凉与危险,生动地表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
诗人在最后两句“独见金城外,迎人柳阴阴。主人敬爱客,秉义如断金”中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在遥远的边塞之外,只有那茂密的柳树似乎还在等待着归来的亲人。而“主人敬爱客,秉义如断金”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间坚贞不渝情谊的赞扬,这份情谊坚固无比,如同断金一般。
全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对亲友离别之痛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