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任伯温检校二首(其一)
犹比至元无事日,印文铜绿长苔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凤池边,看到旌旗交错,光影摇曳,似乎在传达着宁静的氛围。"退食微闻午漏传"一句,通过午漏的声音,暗示了时间已至中午,而诗人在此时退朝进食,显得闲适而从容。接下来,诗人将当前的平静与元朝无事的日子相比较,感慨即使在更换朝代之际,日常事务依旧如常进行,印文上的铜绿长出青苔,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沉淀。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淡淡感慨。
词语解释
比至的意思:及至;到。《礼记·杂记下》:“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以夫人之礼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比至 楚 ,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旧唐书·忠义传下·颜杲卿》:“ 禄山 怒甚,令缚於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絶,大駡不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比至酒散, 谢翁 见茶酒如此参前失后,心中不喜。” 清 谭献 《<复堂词录>序》:“自 李太白 创词调,比至 宋 初,慢词尚少。”...
凤池的意思:(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旌旗的意思:◎ 旌旗 jīngqí[banners and flags] 旗帜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上建旌旗。——《资治通鉴》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旌旗蔽日...
苔钱的意思:...
铜绿的意思:铜表面所生成的铜锈。参见“碱式碳酸铜”(1001页)。...
退食的意思:(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北史·高允传》:“﹝ 司马消难 ﹞因退食暇,寻 季式 ,酣歌留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
微闻的意思:(1).隐约听到。《史记·项羽本纪》:“诸将微闻其计,以告 项羽 。”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高宗 更化,微闻其事。”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章:“忽耳畔微闻犬吠声,余念是间殆有村落,遂循草径行。”《“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章宗祥卖国之反动》:“微闻警厅苟不放出学生,将有学界同盟罢课之事发现云。”(2).稍稍嗅到。《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薌泽。”...
午漏的意思: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唐 姚合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 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无事的意思:(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
印文的意思:(1).图章上或印迹上的文字。《汉书·王莽传中》:“北出者,至 匈奴 庭,授单于印,改 汉 印文,去‘璽’曰‘章’。”《汉书·武帝纪》“数用五”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 汉 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谓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之。” 元 吾丘衍 《学古编·洗印法》:“不损印文,而清丽若新。” 茅盾 《子夜》四:“又仔细验看那印在党证上面的党部关防的印文。”(2).盖有公章的文件。《清会典事例·大理寺·会覈》:“凡应会三法司画题事件,刑部将稿面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