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时心赏析

时心

明 · 郭之奇
时心若轳,欲怨同炉。
我闻在昔,不见是图。
明怨疑有,阴怨疑无。
嗛嗛之食,不可相餔。
喣喣之德,不可相濡。
泽狗水凫,难拟屋乌。
前心虽系,后心早逋。
来如委羽,往似飘砮。
止无常宿,行无定趋。
??齧齧,冥昧相驱。
侯景归梁,伯嚭在吴。
殷鉴不远,台城继苏。
茫茫今古,鸣鼓逐狐。
如光如鬼,孰知其都。
凡百君子,毋迩奸谀。
忠信之门,五岳三涂。
输衷洒赤,润此汗朱。
炉销火熄,寒冰照壶。

鉴赏

这首诗《时心》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心的复杂性和变化莫测。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形象的意象,如“轳”、“炉”、“狗”、“凫”、“乌”等,以及历史典故,如“侯景归梁”、“伯嚭在吴”,旨在揭示人性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道德与忠诚的深刻思考。

首句“时心若轳,欲怨同炉”以轳(古代的一种机械装置)和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心如同轳一般,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欲望与怨恨如同炉中的火焰,既可温暖人心,也可能烧毁一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明怨疑有,阴怨疑无”进一步阐述了人心的复杂性,即使表面上的怨恨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只是内心的疑惑与不确定。

“嗛嗛之食,不可相餔;喣喣之德,不可相濡”则通过食物与品德的对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难以共享的隔阂与差异。接着,“泽狗水凫,难拟屋乌”将不同种类的动物置于同一情境下,进一步强调了个体之间的不可比拟和难以融合。

“前心虽系,后心早逋”表达了人心的不稳定性,前面的想法可能很快就被后面的想法取代。随后的“来如委羽,往似飘砮”、“止无常宿,行无定趋”则进一步描绘了人心的飘忽不定,如同羽毛随风飘散,难以预测。

“??齧齧,冥昧相驱”中的“??齧齧”形容了人心的相互驱使,如同黑暗中的力量推动着彼此。最后,“侯景归梁,伯嚭在吴”、“殷鉴不远,台城继苏”引用历史典故,警示人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茫茫今古,鸣鼓逐狐”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提醒人们警惕那些像狐狸一样的奸佞小人。全诗以“凡百君子,毋迩奸谀。忠信之门,五岳三涂。输衷洒赤,润此汗朱。炉销火熄,寒冰照壶”结尾,呼吁君子们远离奸佞,坚守忠信之道,如同赤诚之心能融化坚冰,照亮黑暗。

整体而言,《时心》是一首深具哲思的作品,通过对人心的复杂性、道德的探讨以及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