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黄文宗予望二首(其二)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蓼莪诗废不成声,数亩山田只自耕。
岂有高名齐郑朴,敢劳虚左礼侯嬴。
龙门可是潜鳞到,马骨聊因市骏呈。
拟待校文公事毕,更将踪迹问生平。
岂有高名齐郑朴,敢劳虚左礼侯嬴。
龙门可是潜鳞到,马骨聊因市骏呈。
拟待校文公事毕,更将踪迹问生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呈黄文宗予望二首(其二)》。陈恭尹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黄文宗的敬仰之情,并以自身经历与黄文宗相比较,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首句“蓼莪诗废不成声”,借用《蓼莪》这一经典诗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或挫折时内心的无奈与无力感,暗示了自己创作上的瓶颈。接着,“数亩山田只自耕”一句,描绘了诗人退隐田园的生活状态,既是对现实处境的写照,也暗含着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岂有高名齐郑朴,敢劳虚左礼侯嬴”两句,运用了齐国的郑朴和赵国的侯嬴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谦逊态度。
“龙门可是潜鳞到,马骨聊因市骏呈”中,“龙门”常用来比喻仕途或机遇,“潜鳞”则象征着隐藏的才能或未被发现的潜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境遇的不甘心。
最后,“拟待校文公事毕,更将踪迹问生平”两句,表明了诗人计划在完成公务后,进一步探索与了解黄文宗的人生经历与思想,体现了对前辈的尊敬与学习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