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墨竹寿内弟车柏台五十有一并赠以诗(其一)
明 · 张萱
潇湘秋色两三枝,写向华堂照寿卮。
却羡主人才半百,雄名何必减车骑。
却羡主人才半百,雄名何必减车骑。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题为《写墨竹寿内弟车柏台五十有一并赠以诗(其一)》。诗中描绘了在华美的厅堂中,几枝潇湘的秋竹被精心绘制,映照在酒杯之上,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诗人借此景致,表达了对内弟车柏台五十一岁寿辰的祝福与赞美。
“潇湘秋色两三枝”,开篇即以“潇湘”二字点明地点,暗示着竹子生长于江南水乡,秋色渲染之下,更显竹之清雅与坚韧。“写向华堂照寿卮”,进一步描述了画师将这幅墨竹图精心绘制于华美的厅堂之中,借以烘托寿宴的庄重与喜庆,同时通过“照寿卮”的细节,巧妙地将主题聚焦于庆祝寿辰这一核心事件上。
“却羡主人才半百”,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车柏台年届半百仍才华横溢的羡慕之情。在古代文化中,“才半百”不仅指年龄,也暗含了对个人成就与智慧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这一句,既是对寿星的赞美,也是对其人生境界的一种肯定。
“雄名何必减车骑”,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车柏台的赞誉。这里的“车骑”原指古代的战车与骑兵,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或显赫人物。诗人以“雄名”与“车骑”相提并论,意在强调车柏台的名声与成就同样卓著,无需与历史上那些显赫的人物相比。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车柏台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与成就的自信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精美的墨竹图,巧妙地融入了对寿辰主人的祝福与赞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