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梁颙若池中莲开一花红白各半索赋三首(其一)赏析

梁颙若池中莲开一花红白各半索赋三首(其一)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半红半白两相加,开向城西处士家。
何处更寻连理树,一枝全胜并头花。
朗如弦月犹衔魄,清比江云欲变霞。
知道先生真诀得,石床相伴养丹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莲花盛开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的美丽与独特。首句“半红半白两相加”,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将莲花的花瓣描绘为一半红色,一半白色,展现出莲花独特的美学特征。接着,“开向城西处士家”一句,不仅点明了莲花生长的地点,还通过“处士家”这一意象,赋予莲花一种高洁脱俗的气质,暗示了莲花与隐逸之士的关联。

“何处更寻连理树,一枝全胜并头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这朵莲花的独特之处。连理树象征着爱情的永恒,而“一枝全胜并头花”则赞美了这朵莲花的完美与和谐,暗示了它超越了传统的爱情象征,达到了一种更为纯粹和完美的境界。

接下来,“朗如弦月犹衔魄,清比江云欲变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莲花的形态与气质。弦月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莲花在水中倒映出的优雅姿态;而“清比江云欲变霞”则通过江云与霞光的对比,突出了莲花的清新脱俗与灵动之美。

最后,“知道先生真诀得,石床相伴养丹砂”两句,以“先生”自指,表达了诗人对莲花所蕴含的自然之道的领悟与追求。这里的“真诀”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奥秘或某种精神上的启示,而“石床相伴养丹砂”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心灵纯净与内在修行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