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陈玉叔廷尉邀大宗伯王公过饮有作赏析

陈玉叔廷尉邀大宗伯王公过饮有作

明 · 王世贞
总为襟期不待招,坐深清醑缓春宵。
空庭月送三山色,古树风为九曲潮。
我自越音归转切,君先郢调欲谁骄。
唯应醉里王恭去,鹤?宽闲度七桥。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陈玉叔廷尉邀大宗伯王公过饮有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总为襟期不待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无需刻意邀请,便能自然相聚。接着“坐深清醑缓春宵”描绘了在清酒的陪伴下,两人共度春夜的悠闲场景。通过“空庭月送三山色,古树风为九曲潮”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融入聚会之中,月光洒在空旷的庭院上,映照出三山的颜色;微风吹拂古树,仿佛是九曲的潮水在荡漾,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我自越音归转切,君先郢调欲谁骄”两句,诗人以越地和郢地的音乐典故,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越音和郢调都是古代著名的音乐风格,这里用来比喻两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交流,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情感的共鸣。

最后,“唯应醉里王恭去,鹤?宽闲度七桥”两句,以王恭的故事和鹤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聚会的意境。王恭是东晋时期的人物,传说他曾在醉酒后骑鹤升天。在这里,诗人想象在醉酒的状态下,如同王恭一般,与友人一同乘鹤游历,享受着自由与闲适。鹤?宽闲度七桥,则是描绘了一幅鹤在七桥上悠闲漫步的画面,象征着聚会后的轻松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