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和石翁(其三)
明 · 庄昶
乾坤一枕破茅堂,围断溪墙五亩桑。
人事几番逢令节,天心一画是微阳。
病难拜客门还闭,酒为寻梅醉不妨。
睡起天峰三万里,欲将衰朽问苍茫。
人事几番逢令节,天心一画是微阳。
病难拜客门还闭,酒为寻梅醉不妨。
睡起天峰三万里,欲将衰朽问苍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身处简陋的茅堂之中,窗外是五亩桑田与断墙围绕的小溪,天地间一片宁静。诗人感慨于人事的更迭,感叹于自然界的规律,尤其是冬至这天太阳的位置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诗中“乾坤一枕破茅堂”一句,以“乾坤”喻天地,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简朴与自然,而“一枕”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围断溪墙五亩桑”,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虽是简陋的茅堂,却有生机勃勃的桑田环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人事几番逢令节,天心一画是微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冬至作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气,象征着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同时也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回升的转折点。诗人在这里借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命循环、宇宙规律的思考与敬畏。
接下来,“病难拜客门还闭,酒为寻梅醉不妨”,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身体不适使得他难以外出拜客,但内心却因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饮酒赏梅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种自我疗愈的方式,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睡起天峰三万里,欲将衰朽问苍茫”,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思绪飘渺,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他试图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答案,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的独到见解和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