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其一)赏析

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其一)

宋末元初 · 陈普
安得茅茨美化流,弦歌多著武城游。
文章久矣经天地,孝悌非徒淑党州。
惟有命焉轲不谓,贫非病也宪何羞。
曼相能使人相类,莫信诗人浪诉愁。

注释

茅茨:简陋的房屋。
美化流:美景如画。
弦歌:音乐和歌唱。
武城:地名,古代的儒家学府。
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淑党州:州里的美德典范。
命:天命。
轲:孔子的名。
宪:指法律。
曼相:相互理解。
诗人:作诗的人。
诉愁:诉说忧愁。

翻译

如何能得到一座茅屋,四周美景如画,弦歌处处,武城游玩频繁。
长久以来,文章之道贯穿天地,孝顺和友爱不只是州里的美德。
只有天命如此,孔子也不曾抱怨,贫穷并非可耻,宪法何罪之有。
真正的美在于相互理解,不要轻易相信诗人的无端哀愁诉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作品《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优美环境中过上琴瑟和鸣的生活,像孔子弟子武城那样充满音乐与学术气息。他强调了儒家经典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孝悌不仅是个人品行的体现,也是州县治理的基础。

诗人以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自比,表明自己并不避讳贫困,因为这并非疾病,而是命运的安排。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人格的提升和对他人的影响,而非仅仅追求物质的富足。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被诗人的忧愁情绪所打动,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面对生活。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儒家精神的坚守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