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竹西草堂为曹汝器赋赏析

竹西草堂为曹汝器赋

明 · 陈颢
新构茅堂就竹西,渭川千亩共襟期。
清风扫榻秋来早,苍雪团阴月到迟。
插棘每遮东面笋,脱巾还挂北边枝。
寻君记得曾留宿,日出三竿尚不知。

拼音版原文

xīngòumáotángjiùzhú西wèichuānqiāngòngjīn

qīngfēngsǎoqiūláizǎocāngxuětuányīnyuèdàochí

chāměizhēdōngmiànsǔntuōjīnháiguàběibiānzhī

xúnjūncéngliú宿chūsān竿gānshàngzh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颢的《竹西草堂为曹汝器赋》描绘了一幅竹林茅舍的闲适生活画面。首句“新搆茆堂就竹西”点明了地点,新建的草堂位于竹林西边,显示出主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亲近。"渭川千亩共襟期"则以广阔的竹海象征着诗人与友人曹汝器共享的高雅情操和志趣。

"清风扫榻秋来早,苍雪团阴月到迟"两句,通过描绘清风拂榻、秋意渐浓以及月光被竹叶遮挡的情景,营造出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插棘每遮东面笋,脱巾还挂北边枝"进一步展现了竹林的生机和诗人生活的随意自在,棘刺保护着新生的竹笋,而脱下的头巾随意挂在树枝上,流露出诗人随性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寻君记得曾留宿,日出三竿尚不知”,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夜晚,直到太阳升起老高,还不知时间,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忘我相处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西草堂为背景,寓情于景,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传达了友情之深,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词语解释

北边的意思:◎ 北边 běibiān(1) [north]∶见“北 1 ”(2) [the north part of the country]∶北部地区,在中国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

东面的意思:(1).面向东。《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宁,门与屏之间。《庄子·秋水》:“﹝ 河伯 ﹞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新唐书·礼乐志六》:“使者升西阶上,东面。”(2).东边,东侧。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 渚宫 东面烟波冷, 浴殿 西头鐘漏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你就屈驾住了东面厢房;当中是个堂屋,我们常要来打吵的。”(3).古代事师之礼,师坐东面向西,弟子面向东事之。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 ...

风扫的意思:(1).风吹。 唐 李白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诗之一:“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宋 范浚 《岁暮喜晴》诗:“风扫断云齐万弩,日融残雪上三竿。”(2).形容气势迅猛。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威亮火烈,势踰风扫。”《魏书·邢峦传》:“将军忠规协著,火烈霜摧,电动 岱 阴,风扫 沂 嶧 。”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

记得的意思:[释义](动)想得起来,没有忘掉。 [构成]动补式:记〈得 [例句]这件事不记得是在哪一年了。(作谓语)...

襟期的意思:(1).襟怀、志趣。 北齐 高澄 《与侯景书》:“繾綣襟期,绸繆素分。”《北史·李谐传》:“庶弟 蔚 ,少清秀,有襟期伦理,涉观史传,兼属文词。” 明 唐寅 《游焦山》诗:“乱流寻梵刹,洒酒泻襟期。” 清 王晫 《今世说·容止》:“ 梁 苍巖 襟期瀟洒,意度廓落,大类 坡仙 。”(2).犹心期。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许。 元 袁易 《寄吴中诸友·冯景说》诗:“早託襟期合,能容礼法疏。”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廻思十载襟期,恍如一梦,人生不幸,寧有是哉!”...

来早的意思:明天早晨。 唐 薛调 《无双传》:“今日已夜,郎君且就客户一宿。来早同去未晚。”《三国演义》第二回:“来早设朝,使廷臣奏 董太后 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王 兄暂请回步,来早定当报命。”...

留宿的意思:◎ 留宿 liúsù(1) [put up a guest for the night]∶为客人提供居住场所(2) [stay over night]∶停留下来过夜今晚他就在这里留宿...

茅堂的意思:亦作“茆堂”。1.草盖的屋舍。语出 汉 韦孟 《在邹诗》:“爰戾于 邹 ,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红楼梦》第十七回:“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清 黄景仁 《对月》诗:“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2).堂名;里名。《宋书·袁粲传》:“上於 华林园 茅堂 讲《周易》, 粲 为执经。” 南朝 宋 谢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观道 雷池 侧,访德 茅堂 阴。”...

千亩的意思:春秋 时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县 南。《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亩 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 杜预 注:“ 西河 介休县 南有地名 千亩 。”《国语·周语上》:“三十九年,战於 千亩 ,王师败绩於 姜氏 之 戎 。”一说 千亩 之地有二:一为 周 地,见《国语·周语上》;一为 晋 地,见《史记·晋世家》。参阅 清 齐召南 《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

清风的意思:◎ 清风 qī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清风徐来清风明月...

日出的意思:◎ 日出 rìchū[sunrise]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三竿的意思:“ 三竿日 ”的省称。 元 吴莱 《观日赋》:“光已通於一跃兮,影奚候於三竿。”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 三竿日 ”。...

扫榻的意思:◎ 扫榻 sǎotà[clear away bed’s dust;sweep the mat] 打扫床榻,表示欢迎客人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屐迎。——陆游《案题徐载叔东庄》扫榻以待...

脱巾的意思:脱下头巾,改戴官帽。指开始入仕。《文选·颜延之<秋胡>诗》:“脱巾千里外,结綬登王畿。” 李善 注:“巾,处士所服。綬,仕者所佩。”《梁书·范云传》:“脱巾来仕,清绩仍著。”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脱巾为弘文馆校书郎,再迁至大理评事。”《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

渭川的意思:(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记·货殖列传》:“ 陈 夏 千亩漆; 齐 鲁 千亩桑麻; 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唐 孟浩然 《登总持寺浮图》诗:“竹遶 渭川 遍,山连 上苑 斜。”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 渭川 致乎斯景, 黄岗 寓乎此身。”(2).乐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四:“ 彭年 善舞, 鹤年 、 龟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阴月的意思:农历四月的别称。《西京杂记》卷五:“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於无阴,故亦谓之阴月。”...

竹西的意思:◎ 竹西 Zhúxī[Zhuxi] 亭名。在扬州城北门外竹西佳处,淮左名都。—— 宋· 姜夔《扬州慢》...

日出三竿的意思:形容太阳刚升起时的高度,也用来形容人早起或者工作起得很早。...

渭川千亩的意思:指一片广阔的田地或农田,形容土地肥沃,生产力丰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