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寄河阳夏侍中
宋 · 宋庠
勤勤书札问青毡,郧水逢知似曩缘。
海燕不忘栖厦日,霜松宁有改柯年。
陪京玉节诸侯上,坐省华貂百辟先。
朝夕公归领冠剑,定应偏作故簪怜。
海燕不忘栖厦日,霜松宁有改柯年。
陪京玉节诸侯上,坐省华貂百辟先。
朝夕公归领冠剑,定应偏作故簪怜。
注释
勤勤:频繁。书札:书信。
青毡:古代官署用的青毡毯,象征官位或友谊。
郧水:地名,今湖北郧县一带。
曩缘:从前的缘分。
栖厦日:筑巢的日子,比喻安居之处。
霜松:经霜不凋的松树,象征坚韧不屈。
改柯年:改变枝柯的年份,比喻事物不变。
陪京:陪都,指长安(唐代称长安为陪都)。
玉节:玉制的符节,象征权力和尊严。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坐省:坐在朝堂之上,指朝廷官员。
华貂:华丽的貂皮服饰,代指高官。
百辟:百官,古代对官员的统称。
故簪:旧时的簪子,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某种情感或记忆。
翻译
频繁地写信询问青毡之事,如同在郧水重逢旧缘。海燕牢记筑巢的日子,严冬的松树怎会改变枝柯。
在京都陪伴诸侯,身居要职的官员们走在前列。
早晚公事归来,佩戴冠剑,想必特别怀念旧时的簪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名为《诗寄河阳夏侍中》。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勤勤书札问青毡”表达了诗人通过频繁的书信来询问远方友人的情况,"郧水逢知似曩缘"则透露出诗人与河阳夏侍中的深厚旧谊,如同过去的因缘重现。
“海燕不忘栖厦日”中,“海燕”比喻远行的人,"栖厦日"指的是旅途中的住宿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难以忘怀。紧接着的“霜松宁有改柯年”则是用松树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即使是在严寒的冬日,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象征着友谊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陪京玉节诸侯上”这一句描绘了一种隆重的场景,可能是指某种官职的授予或重要仪式。"坐省华貂百辟先"则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回忆和思念。
最后,“朝夕公归领冠剑,定应偏作故簪怜”中,“朝夕公归”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每日早晚都怀抱着归乡的心情。"领冠剑"则是官员出行时的仪式,而“定应偏作故簪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的赞颂,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色彩,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怀旧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