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赏析

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

明 · 何南凤
深夜焚香阅故编,热肠馀燄付群贤。
乘时泼墨成淋雨,也较青山种白莲。

鉴赏

此诗《与包仁矩诸子论举业》由明代诗人何南凤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焚香阅读旧书,以热忱之心与后辈探讨科举之业的情景。

首句“深夜焚香阅故编”,描绘了诗人深夜静坐,手执古书,香气缭绕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诗人以焚香为引,寓意着对学问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次句“热肠馀燄付群贤”,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炽热与对人才的期待。这里的“热肠”形容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后辈的关怀,“馀燄”比喻其知识与智慧的余晖,愿意将其传递给更多的贤才。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乘时泼墨成淋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诸子讨论科举之业时的激烈与深入。这里的“乘时”意味着抓住时机,“泼墨”则是形容讨论的热烈与激昂,仿佛墨水倾泻而出,如同雨水般淋漓尽致。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诸子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以及对学问追求的热情与执着。

最后一句“也较青山种白莲”,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这里将科举之业比作在青山中种植白莲,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尊重与期待,也寄托了对后辈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祝愿。同时,白莲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暗示了诗人希望后辈能够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保持高尚的品德与人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后辈的关怀以及对科举之业的深刻理解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