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避暑纳凉赏析

避暑纳凉

唐 · 钱起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拼音版原文

槿jǐnhuākāiwèichángshíyáoqīngshànshéngchuáng
chūqíngcǎomànyuánxīnsǔn

píntáirǎnjiùqiáng
shíxúnshuòyìngzuìzhùtiāntáihǎoliáng

shìshǐránzhījìngshèngshēnchuíshāzhàngyǒngcānglàng

注释

木槿花:一种夏花。
畏:害怕。
日长:白天时间长。
轻扇:轻盈的扇子。
倚:靠着。
绳床:简易的床铺。
初晴:雨后放晴。
草蔓:草蔓藤。
缘:缠绕。
新笋:新生竹笋。
苔衣:苔藓覆盖。
染:覆盖。
旧墙:旧墙壁。
十旬:满十个月,指夏季。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虚醉:期待的醉意。
八柱天台:古代宫殿式的建筑,有八根柱子。
纳凉:避暑。
无事:闲暇时。
始然:才开始觉得。
静胜:宁静更胜。
深垂:深深放下。
纱帐:薄纱窗帘。
咏:吟诵。
沧浪:出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象征清高。

翻译

木槿花盛开怕夏日漫长,常常轻摇扇子倚着绳床。
雨后初晴草蔓缠绕新竹,频繁降雨使青苔覆盖旧墙。
北方河朔的人们期待着清凉,八柱天台是避暑的好地方。
闲暇时才真正懂得宁静的价值,深深垂下纱帐吟诵沧浪之水清又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纳凉的生活图景,充满了对清闲和静谧生活的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变化来烘托自己的心境。

开篇“木槿花开畏日长”,木槿花在炎热的夏季绽放,其香气浓郁,似乎能让日光变得柔和。紧接着“时摇轻扇倚绳床”,诗人躺在床上偶尔摇动着一把轻巧的扇子,这个画面展现了诗人夏日里悠闲自得的情景。

接下来的“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则是对自然界细腻描绘。初晴之后,草木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而连续的阴雨让墙壁上的苔藓变得更加鲜活。

“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中,诗人借用“十旬河朔”和“八柱天台”来描绘一个避暑的理想之地,这里有着清凉的空气,可以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最后,“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在没有繁杂事务干扰的情况下,他更能体会到安静的美好。深深地卷起纱窗的帷幕,吟咏着流水潺潺的声音,这是诗人在避暑纳凉中的心境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享受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