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卜
宋 · 陆游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紫姑:古代民间信仰中的女性神灵。
竹箕:竹编的簸箕。
裙襦:古代妇女的下裙和上衣。
竖子:对孩子的昵称。
插笔:插入笔进行书写。
凭:依托,指紫姑显灵。
考中:科举考试及第。
阑:尽,完毕。
灶婢:烧火的女仆。
狼藉:杂乱不堪。
益:好处,意义。
愚:愚蠢,无知。
翻译
春天万物复苏,古时风俗迎紫姑神。从厨房取出竹箕,上面覆盖着妇人的裙子和上衣。
孩子们帮忙扶持,拿起笔来为紫姑写下祈福的话语。
忽然间似乎有灵验,紫姑回应迅速无需等待。
是否考试得中并不重要,欢笑间自得其乐。
诗词歌赋也穿插其中,酒食供应随心所欲。
兴致尽后突然离开,谁又能挽留她的离去。
竹箕交给灶边女仆,丢下笔躺在墙角。
桌椅撤去,一片狼藉,蔬果散落。
这些忙碌究竟有何意义?人鬼皆是愚昧无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孟春时节参与的一种民俗活动——箕卜。古人相信通过竹箕卜问,可以预测吉凶,紫姑是古代民间信仰中的女性神灵。诗中描述了众人围坐厨房,妇女们手持装有竹箕的裙子,孩子们帮忙扶着,有人在上面书写祈愿。很快,似乎有神秘力量附身,紫姑对答如流,人们借此娱乐,同时也写诗作歌,享用酒食。活动结束后,大家散去,只剩竹箕被灶婢拿走,笔则被遗弃在墙角,桌椅凌乱,蔬果狼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习俗的反思,认为无论结果如何,人鬼皆是愚昧,活动并无实际益处。整首诗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当时民间风俗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