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二)赏析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二)

宋 · 陆游
忧国心常折,观书眼欲枯。
百年终坎壈,一饭且枝梧。
忽忽残春过,迢迢清夜徂。
壮心空万里,老病要人扶。

注释

忧国:对国家的忧虑。
心常折:心情时常感到疲惫。
观书:阅读书籍。
眼欲枯:眼睛几乎要失去光泽。
百年:一生。
终坎壈:终究会有坎坷。
一饭:一顿饭。
且枝梧:暂且支撑。
忽忽:匆匆忙忙。
残春:即将逝去的春天。
迢迢:漫长。
清夜:寂静的夜晚。
壮心:雄心壮志。
空万里:广阔无边。
老病:年老体衰。
要人扶:需要他人的帮助。

翻译

忧虑国家的心常常感到疲惫,阅读书籍的眼睛仿佛都要干涸。
一生中总有坎坷不平,即使只有一顿饭也要艰难维系。
春天已匆匆过去,漫长的清冷夜晚接踵而至。
壮志豪情虽如广阔天地,但年迈多病只能依赖他人扶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二)》。诗人以深沉的忧国之情开篇,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持续忧虑,以至于内心备受煎熬,仿佛视力也在长时间阅读中耗尽。他感叹人生坎坷,即使只是寻常的一餐,也感到艰难维系。春天即将过去,漫长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诗人壮志未酬,却因年迈多病,需要他人的扶持。整首诗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坚韧,展现了他晚年的境遇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