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盖山深原寺
清 · 李黄中
净地来何晚,春风事几慵。
落花深一寺,流水住孤松。
岸断山光绿,墙回月色浓。
天津桥上老,岂识此龙钟。
落花深一寺,流水住孤松。
岸断山光绿,墙回月色浓。
天津桥上老,岂识此龙钟。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黄中的《游宝盖山深原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春日山寺景象。首句“净地来何晚”表达了诗人对清静之地的期待和迟到的感慨,暗示了他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向往。次句“春风事几慵”则流露出诗人对春日琐事的些许倦怠,更显其心境悠闲。
“落花深一寺”描绘了寺庙被繁花覆盖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幽寂而美丽的氛围。接下来,“流水住孤松”进一步强化了山寺的孤独与静谧,流水与孤松相映成趣,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岁月的流转。
“岸断山光绿”写出了山势陡峭,山光翠绿,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墙回月色浓”则通过月色的浓郁,烘托出夜晚寺庙的寂静和神秘。
最后两句“天津桥上老,岂识此龙钟”,诗人以自身在繁华都市中的身份反问,天津桥上的老者怎会理解这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山寺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静美,寓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