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吟(其十二)
明 · 高攀龙
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
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
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
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
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
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
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
鉴赏
这首诗《戊午吟(其十二)》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人性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联“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开篇即以“天”为起点,探讨宇宙的本源与真理,引出“羲皇两画”的概念,即伏羲氏以两画象征天地万物,巧妙地将抽象的宇宙观念具象化,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朴素认识和哲学思考。
颔联“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构成与分类。六爻,源自《周易》,代表了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此联通过“六爻”与“一物”之间的对比,强调了宇宙万物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统一性,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颈联“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与理解。通过“读去”与“悟来”的对比,强调了知识的获取与内在领悟的重要性。这里的“汝密”可能指个人的秘密或知识的深层含义,“家珍”则比喻珍贵的智慧与真理,强调了通过深入思考与感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
尾联“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比喻,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的奥秘。通过观察“爪生”这一现象,诗人暗示了生命从微小处开始,不断生长、发展,不仅局限于枝头的春天,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命的奇迹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知识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高攀龙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