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道中(其三)
清 · 洪亮吉
一山戴一山,重戴至谷口。
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
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
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
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
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
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通过山峦重叠直至山谷口,诗人沿着山路向上攀登,感受到山势的逐渐陡峭。他观察到山间的深谷环绕着数个郡县,仿佛大地的元气在此蒸腾,滋养着丰饶的湿地。山体内部蕴含着神秘的灵秀之物,历经万古依然未被触及。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泰山的崇高地位,即使天门近在咫尺,地基深厚稳固,象征着历代帝王的正统和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提及北斗七星,暗示泰山是天帝的守护符瑞,历经七十二代君主的封禅,增添了泰山的神圣与历史厚重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象征,展现了诗人对泰山崇敬与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