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其二)
宋 · 赵蕃
我欲赋梅诗,诗故未易作。
劲质攘冰霜,高情傲丘壑。
褒如应时清,殿若羞世浊。
阴伏阳乃升,此物方濯濯。
劲质攘冰霜,高情傲丘壑。
褒如应时清,殿若羞世浊。
阴伏阳乃升,此物方濯濯。
注释
赋:写作,创作。易作:容易写出。
劲质:坚韧的质地。
攘:抵挡,抗拒。
褒如:比喻为清流。
殿若:如同宫殿般。
羞世浊:以污浊为耻。
濯濯:形容清洁,光洁。
翻译
我想要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但发现这并不容易。梅花质地坚韧,能抵挡严寒和霜雪,品格高尚,傲视山川沟壑。
它的芬芳如同适时的清流,洁净无暇,比那些世俗污浊之物更值得赞美。
在阴暗中蓄势,阳光一照就绽放,梅花正是如此清新脱俗。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蕃所作,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诗人以拟人手法,称梅为"劲质攘冰霜",赞美它在严寒中展现出的刚劲质地和抵挡冰雪的能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高情傲丘壑"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品格,视其为高山大川般的胸怀,傲视世俗的污浊。
"褒如应时清",将梅花比作清流,呼应时节的到来,带来清新的气息;"殿若羞世浊",则暗示梅花以其纯洁之姿,对浑浊世风表示出不屑。"阴伏阳乃升",暗指梅花在冬日潜藏力量,待春暖花开时绽放,形象生动。最后以"此物方濯濯"收尾,形容梅花经过寒冬洗礼后,愈发清新洁净。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和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