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怀
红日挂钲方纳闷,绿窗栽竹可遮阳。
闻雷昭烈谋兴汉,避世渊明慕种桑。
丝茧功成衣食足,荷花池畔乐徜徉。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夏怀》,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朅来意不适,我生当何如”,开篇即以疑问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不安,对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接下来,“委运任流迁,与道时卷舒”两句,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与道法自然相融合,时而卷曲,时而舒展,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然而,“奈何日复日,忧与年岁俱”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岁月的流逝伴随着无尽的忧虑,这种矛盾的心情让诗人感到痛苦不已。接着,“捐外岂累物,郁中难久居”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认为外界的束缚并不能真正困扰自己,但内心的压抑却难以摆脱,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挣扎。
“有身恃骨肉,割弃复奚须”则进一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面对生命中的割舍时,人们往往难以做出决断。最后,“万物皆得侣,而命乃我殊”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同时又感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命运,这种对比加深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感彼鹡鸰诗,掩卷三欷歔”以引用《诗经》中的“鹡鸰之什”作为结尾,通过鸟类间相互扶持的形象,寓意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扶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生命、命运、亲情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思考。
词语解释
避世的意思:◎ 避世 bìshì[retire from the world]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徜徉的意思:(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
成衣的意思:◎ 成衣 chéngyī[ready-to-wear;ready-made clothes] 缝制好了的衣服◎ 成衣 chéngyī[tailoring] 服装加工成衣店...
池畔的意思:池边。 巴金 《春》十二:“池畔种了好几株柳树,碧绿的柳丝有的垂到了水面。”...
非常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异乎寻常的;特殊的。非常的日子。(作定语) (2) (副)十分;极。非常兴奋。(作状语) (3) (副)重叠使用;加重语气。问题非常非常重要。 [构成]偏正式:非(常...
荷花的意思:◎ 荷花 héhuā(1) [lotus](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3) 莲的花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荷花之异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红日的意思: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兽。”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 大江 东注。”...
花池的意思: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栏围绕。 老舍 《二马》第三段五:“公园里的树叶真是连半个黄的也没有,花池里的晚郁金香开得像一片金红的晚霞。”...
纳闷的意思:因为怀疑而发闷。《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又是在家纳闷,无可奈何!”《红楼梦》第二六回:“ 宝玉 不解何意,正自纳闷。” 巴金 《寒夜》二八:“他两手托腮,一个人对着校样纳闷。” 茅盾 《子夜》八:“尤其使他纳闷的,是想不通以后应该怎样去‘做’公债。”...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丝茧的意思:亦作“ 丝蠒 ”。蚕茧。亦指养蚕缫丝等工作。《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吕氏春秋·上农》:“后妃率九嬪蚕於郊,桑於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 汉 刘向 《列女传·宋鲍女宗》:“夫死不嫁,执麻枲,治丝蠒,织紝组紃,以供衣服,以事夫室。”...
闻雷的意思:《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 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 备 因谓 操 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説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薰风的意思:(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
衣食的意思:◎ 衣食 yīshí[food and clothing]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一曲的意思:(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
渊明的意思: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昭烈的意思:显赫;显著。 三国 魏 曹操 《表糜竺领嬴郡》:“偏将军 糜竺 ,素履忠贞,文武昭烈。” 姚华 《论文后编》:“然词赋之体, 韩 犹不胜,若正统於 蜀 ,则 子美 为昭烈矣。”...
遮阳的意思:◎ 遮阳 zhēyáng[visor; sunshade] 能挡住阳光产生阴影的撑出物(如窗户的遮阳)...
志气的意思:◎ 志气 zhìqì[aspiration;ambition] 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人小志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