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广东宪陈均二首(其二)赏析

送广东宪陈均二首(其二)

宋 · 李昴英
我如越雪致狺狺,此事牵连亦到君。
久矣浮名等蛮触,付之公论定莸薰。
四知谁不推杨震,三已何曾损子文。
甚欲一行陪祖帐,万山遥隔几重云。

注释

越雪:比喻自己的清白纯洁。
狺狺:形容狗叫,这里比喻无辜受冤。
蛮触:古代神话中的两个小虫,比喻微不足道的争斗。
公论:公众的公正评价。
杨震:东汉官员,以廉洁著称。
子文: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三次拒绝晋升。
祖帐:古人出行时设在路边的帐幕,表示送别的场所。
万山:形容路途遥远,重重山峦。

翻译

我像越地的雪花般洁白无辜,这件事也牵扯到了你。
长久以来,虚名如同蛮触之争,交给公众的评判来决定是非。
谁能不推崇廉洁如杨震那样的人,子文的三次拒绝权位也没有损害他的声誉。
我非常想一同参加祖帐的告别仪式,但万座山阻隔,只隔着重重云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昴英所作,名为《送广东宪陈均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我如越雪致狺狺,此事牵连亦到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像越冬之雪一般纯洁而坚定,同时也涉及到了与朋友之间的事情纠葛。

“久矣浮名等蛮触,付之公论定莸薰。”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的名声早已随风飘散,与蛮族的接触一样无常,现在只愿将这些琐事交给世人的评判,让它自然归于尘埃。

“四知谁不推杨震,三已何曾损子文。” 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名臣杨震和子文,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品德的推崇,同时也隐含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坚守道德,不受外界诱惑。

“甚欲一行陪祖帐,万山遥隔几重云。”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深切愿望——希望能够如同古人那样追随先祖的足迹,但现实中却被无尽的山川和层层叠叠的云雾所阻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名声以及个人品德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