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
二千石滥知州事,三十年羞进士科。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
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
二千石滥知州事,三十年羞进士科。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
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
注释
当是:指在。平生:一生。
取数多:取得的成就多。
穷途:困境。
无力:没有力量。
战群魔:对抗众多困难。
二千石:古代官职,泛指地方高级官员。
滥知州事:只知道处理州务,形容官员能力不足。
三十年:长时间。
羞进士科:对未能考中进士感到羞愧。
人老:年纪大。
决难:绝对难以。
重少壮:恢复年轻时的状态。
春寒:春天的寒冷。
毕竟:最终。
渐晴和:逐渐变得温暖。
筹来算往:反复思考计算。
终无益:终究没有帮助。
且:暂且。
傍:靠着。
残梅:凋零的梅花。
作醉歌:借酒消愁唱歌。
翻译
一生中取得的成就不少,但在困境中无力对抗众多困难。那些只知州务的官员太多了,对科举考试考了三十年却感到羞愧。
年纪大了,恢复年轻时的活力几乎不可能,尽管春天的寒意最终会转为温暖。
反复计算过去和未来都没有意义,暂且靠着残存的梅花,借酒浇愁吧。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无尽追忆与自我能力衰退的哀愁之情的诗句。诗中“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两句,通过数字“多”和“二千石”来形容自己年轻时期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在仕途上的不顺,但现在却感到“无力”,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雄心壮志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接着,“三十年羞进士科”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科举之路的自责和悔恨。这里的“羞进士科”暗示了诗人的学术成就未能达成预期,而是带着某种尴尬情绪回望过往。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则是对年华易逝、身体力衰的无奈感受。诗人用“人老”二字,简洁地勾勒出生命的流逝与体力的下降,同时通过“春寒毕竟渐晴和”,寄寓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以及时间流转中的一种平静接受。
最后,“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则是诗人面对过去与未来时的超脱态度。这里的“筹来算往”意味着反复思考过去和未来,但是最终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终无益”,即无法改变现实。因此,诗人选择了“且傍残梅作醉歌”的放纵自我,以此作为自己心灵上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对个人能力衰退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逝与自然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年老和无力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