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士元画梅雪轩图
人与梅俱素,诗因雪倍清。
散盐能润物,结实拟和羹。
稍待花开夜,来听扑树声。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雪”、“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意境。诗人以“岁莫”开篇,点明时令,暗示冬日的静谧与深沉。接着,“取物制为名”,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人与梅俱素,诗因雪倍清。”这两句将人、梅、雪三者巧妙结合,梅的素洁象征着人的高洁品质,而雪的清冷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雅氛围。通过“俱素”和“倍清”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纯洁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散盐能润物,结实拟和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散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形态,还隐喻了雪花带来的滋润与生机。同时,“结实拟和羹”则预示着未来的丰收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稍待花开夜,来听扑树声。”这两句充满了诗意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在等待梅花盛开的夜晚,诗人将倾听那轻柔的雪花落在树枝上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词语解释
高轩的意思:(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卷三:“﹝ 思贤苑 ﹞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廡高轩。”《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李善 注:“高轩,堂左右长廊之有牎者。” 唐太宗 《元日》诗:“高轩曖春色,邃阁媚朝光。”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六:“众宾集高轩,玉珮纷成行。”(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金 刘迎 《上施内翰》诗:“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
高轩的意思:(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卷三:“﹝ 思贤苑 ﹞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廡高轩。”《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李善 注:“高轩,堂左右长廊之有牎者。” 唐太宗 《元日》诗:“高轩曖春色,邃阁媚朝光。”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六:“众宾集高轩,玉珮纷成行。”(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金 刘迎 《上施内翰》诗:“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
和羹的意思:(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2).喻宰辅之职。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结实的意思:[释义](1) (形)坚固耐用(基本义)。这双鞋很结实。(作谓语) (2) (形)健壮。他的身体结实。(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结+实...
润物的意思:◎ 润物 rùnwù[moist all things on earth] 滋润万物...
散盐的意思:撒盐。《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 安 曰:‘何所似也?’ 安 兄子 朗 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韞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 大悦。”后以“散盐”喻飞雪。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末盐。一种用海水煮成的粉状盐。《周礼·天官·盐人》:“祭祀,共其苦盐、散盐。” 郑玄 注:“散盐,鬻水为盐。” 贾公彦 疏:“散盐,煮水为之,出於 东海 。”《宋史·食货志下三》:“盐之类有二:引池而成者,曰颗盐,《周官》所谓盬盐也;鬻海、鬻井、...
树声的意思:树立名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樵夫议道,渔父濯缨。臣 照 作颂,铺德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励德树声,莫不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