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铁塔院赏析

铁塔院

宋 · 刘克庄
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
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
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
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

拼音版原文

tiěhuāngliángyuànniánshēnshīzhǔmíng

yóufèijīnzhìjiēchéng

rénchūqiánshīsēngpíngyuànyíng

sāishàngquèyǒuwèibāochéng

注释

铁塔:古老的高塔。
荒凉:无人烟、荒芜。
年深:岁月久远。
失主名:不知归属的主人。
昔游:过去的游览地。
基已废:基础或遗迹已经废弃。
屋皆成:房屋都已建成。
私钱:个人的金钱。
施:捐赠。
愿力:虔诚的愿望和力量。
榆塞:榆木边塞。
未包城:未完成的城墙。

翻译

一座荒凉的铁塔庭院,年代久远无人认领。
昔日游玩的地方已破败不堪,如今只剩房屋留存。
人们用个人的钱财来修建,僧侣们凭借虔诚的心愿努力经营。
在这榆木边塞之地,竟然还有未完成的城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沧桑的景象,通过对铁塔和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开篇两句“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设定了整个氛围,铁塔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却显得孤独而荒凉,反映出一处曾经繁华如今已经失去昔日光辉的地方。

接着,“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变迁。昔日游玩之地,如今只剩下废墟,而当年荒废之处却有了新屋,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的轮回和无常。

“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这两句则展现了一种慈善与信仰的力量。在这里,人们通过捐献私房钱财,而僧侣们则依靠信徒的愿望和自己的努力来维持修建。这样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宗教信仰在社会中的作用,也体现了古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最后,“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两句,则引出了一个疑问:尽管铁塔院及其周围已经显得荒凉,但为什么还有未被包围的城市存在?这或许在暗示着历史的遗迹与现实的并存,或是对过去与现在关系的一种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时间流逝对人世间事物影响的深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