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归预赋
谅让能同心力出,声名自见史篇传。
何妨委曲谐家国,莫避艰危上己肩。
一念之间兴替系,看谁道义肯当前。
词语解释
当前的意思:[释义](1) (动)在面前。困难当前。(作谓语) (2) (名)目前;现阶段。当前我们的任务是学习。(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当|前 [反义]长远、以前...
道义的意思:[释义](名)道德和正义。 [构成]并列式:道+义 [例句]人应该讲道义。(作宾语)...
何妨的意思:[释义](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这样做。带有鼓动、激励的语气。 [构成]偏正式:何〔妨 [例句]何妨试试?(作状语)...
家国的意思: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后, 顷公 恐惧,不听声乐,不饮酒食肉,内爱百姓,问疾吊丧,外敬诸侯,从会与盟,卒终其身,家国安寧。”《魏书·司马昱传》:“ 超 父 愔 为 会稽 太守, 超 假还东, 昱 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 广平王 俶 、 郭子仪 来自 东京 ,上劳 子仪 曰:‘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老师以家国之...
艰危的意思:◎ 艰危 jiānwēi[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
论世的意思:《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器度的意思:◎ 器度 qìdù(1) [tolerance]∶器量;识量器度浅狭(2) [personality;style]∶才量风度器度不凡...
让能的意思:让位于有才能的人。《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韩非子·难二》:“ 管仲 不死其君而归 桓公 , 鲍叔 轻官让能而任之。”...
声名的意思:[释义](名)名声。 [构成]并列式:声+名 [例句]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作主语)[同音]声明...
史篇的意思:《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 周 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鐘律、小学、《史篇》……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軺传,遣诣京师。”《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同心的意思:◎ 同心 tóngxīn(1) [with one heart]∶思想或认识一致同心同德(2) [concentric]∶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圆同心度(3) [common wish]∶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4)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委曲的意思:◎ 委曲 wěiqū(1) [winding;tortuous]∶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2)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事情的经过;底细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告知委曲(3) [stoop] ∶屈身折节委曲从俗...
无全的意思:(1).谓不能存活。 唐 杨弘贞 《贯七札赋》:“出一札而锋鋩自利,踰百步而犀兕无全。” 唐 沉佺期 《鼓吹曲辞·钓竿篇》:“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2).没有完整的。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参见“ 无全牛 ”。...
心力的意思:◎ 心力 xīnlì(1) [mental and physical efforts](2) 思维能力,才智费尽心力(3) 心思和能力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书·大禹谟》尽心力以事其君。——《左传·昭公十九年》...
兴替的意思:◎ 兴替 xīngtì[rise and fall]兴盛衰废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
一念的意思:(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
自见的意思: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垂空文以自见。”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然古之人,亦不必皆能自见,而卒有传於后者,以世有发明之者耳。”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二:“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1).犹自知。《庄子·骈拇》:“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2).自然可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