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冬日杂兴(其八)赏析

冬日杂兴(其八)

宋 · 赵蕃
杨柳迎霜败,枇杷隔岁花。
柴桑今学隐,杜曲旧为家。
北讯时闻雁,南烹久厌蛙。
归津隔吴越,随地且桑麻。

注释

杨柳:柳树的一种,冬季会落叶。
败:凋零,衰败。
枇杷:一种常绿果树,果实可食用。
隔岁花:指枇杷树隔一年才开花。
柴桑:古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附近,与隐居生活相关。
学隐:学习隐居的生活方式。
杜曲: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附近,历史上文人雅士聚居之地。
北讯:北方传来的消息。
雁:大雁,秋季南飞,春季北归。
厌蛙:对蛙鸣感到厌烦。
归津:归乡渡口。
吴越:古代两个地区,泛指江南地区。
桑麻:种植的农作物,代指田园生活。

翻译

杨柳在寒霜中凋零,枇杷树隔年才开花。
如今我在柴桑学习隐居,过去曾在杜曲安家。
时常听到北方雁群的讯息,长久以来已对南方的蛙鸣感到厌倦。
归乡之路隔着吴越之地,随遇而安,种些桑麻度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通过对杨柳凋零、枇杷开花反常的季节性描写,展现出冬季的冷清与不寻常。诗人寓居他乡,选择在柴桑隐居,表达了对过去杜曲生活的怀念。他时常听到北方雁南飞的声音,对于南方的饮食已经厌倦了蛙鸣,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环境的适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归乡之路遥远,只能随遇而安,在新的地方种植桑麻,过着简朴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变迁和思乡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