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仕女(其二)赏析

题仕女(其二)

明 · 袁华
不使铅华污玉肌,内家妆束入时宜。
欲随女伴寻芳去,只恐西园蛱蝶知。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题仕女(其二)》描绘了一位不愿让世俗繁华沾染其纯洁之美的仕女形象。"不使铅华污玉肌",诗人赞美了女子如玉般的肌肤,不愿施以过多的装饰,保持自然之美。"内家妆束入时宜",暗示她的装扮简约而符合当时内廷或贵族女性的时尚,既雅致又得体。

"欲随女伴寻芳去",表达了她渴望与同伴一同欣赏春光,享受青春的乐趣。然而,"只恐西园蛱蝶知",又透露出一丝顾虑,担心自己的行动会被蝴蝶察觉,仿佛蝴蝶象征着闲适的生活和春色,她怕自己的行踪打破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仕女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含蓄的闺秀风范。

词语解释

不使的意思: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蛱蝶的意思:◎ 蛱蝶 jiádié[nymphalid] 蛱蝶科的一种蝴蝶,翅膀呈赤黄色,有黑色纹饰,幼虫身上多刺,危害农作物...

内家的意思:(1).指皇宫,宫廷。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十:“尽送春毬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有的花鼓娘还试穿着新设计的内家装束,引起观众极大注意。”(2).指宫女。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位内家原是卿所进奉。今着卿领去,到府中将息病体,待得痊安,再许进宫未迟。”(3).指太监。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

女伴的意思:◎ 女伴 nǚbàn[chaperon,chaperone;female companion] 女性的同伴...

铅华的意思:◎ 铅华 qiānhuá[lead powder (used in cosmetics)] 用来化妆的铅粉...

入时的意思:◎ 入时 rùshí[up to date] 合乎最新时尚穿戴入时...

时宜的意思:◎ 时宜 shíyí[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当时的需要或潮流不合时宜...

随女的意思:随女 - 解释 随女指聪明勤奋、踏实认真,因结缘巧合结识了富人们,从此平步青云,命运改变的女性,谓之“随女”。 提出者 “人在旁边,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贫富之别”,《傍富者》的作者海慧儿借着书中人物之口,说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她的笔下有一批了不起的成功女人——不仅美丽智慧,而且成熟自信,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在精神上相互依傍;她们渴望爱情却不卖弄风情,决不屈服于男性角色的权威,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一群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彻底解放的独立女性。因此《傍富者》也正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品。 经历了离...

西园的意思:(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

寻芳的意思:(1).游赏美景。 唐 姚合 《游阳河岸》诗:“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宋 朱熹 《春日》诗:“胜日寻芳 泗水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2).喻狎妓。《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独自玩赏了一回,鸟声聒碎,花影横披,遂起了访友念头,寻芳兴致。”...

玉肌的意思:(1).白润的肌肤。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唐 白居易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满月》诗:“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清 汪懋麟 《回镫》诗:“浅著青罗隐玉肌, 松江 髻了入时宜。”(2).犹言玉容。指花瓣。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宋 辛弃疾 《柳梢青·和范先之席上赋牡丹》词:“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尽,天香未休。”...

妆束的意思:(1).打扮,装饰。 明 唐寅 《题桑》诗:“桑出罗兮柘出綾,綾罗粧束出娉婷。”《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金银首饰,粧束身子。”《西游补》第十三回:“ 小月王 大喜,一面令人传旨,叫 踏空儿 不必凿天;一面叫女子弟粧束搬戏。”(2).犹服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当时优家者流,粧束因可概见,而后世所为副净等色,有自来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数至多,而名号粧束,不可深考。”(1).打扮的式样。 宋 蒋捷 《贺新郎》词:“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綃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 元 ...

内家妆的意思:宫内的妆饰。 唐 李珣 《浣溪沙》词:“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粧。” 明 梅禹金 《崑崙奴》第三折:“还有那二八内家粧,要一副僻静些座头,怕蜂劳蝶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