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张公挽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贵阳城崩谁巷战,参政张公奋刀箭。
手提银印血模糊,冒阵一呼天地变。
贼怜神勇欲降公,泰山自掷鼎镬中。
奋骂一军皆辟易,舌如电光不敢食。
丈夫羞与贼同生,妾媵欢然争死敌。
愿为良臣安可得,杀身成仁亦何益。
腐肉如山魂袒裼,白昼城中犹荡击。
手提银印血模糊,冒阵一呼天地变。
贼怜神勇欲降公,泰山自掷鼎镬中。
奋骂一军皆辟易,舌如电光不敢食。
丈夫羞与贼同生,妾媵欢然争死敌。
愿为良臣安可得,杀身成仁亦何益。
腐肉如山魂袒裼,白昼城中犹荡击。
鉴赏
这首挽歌《布政张公挽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张公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贵阳城战中的壮烈表现和高尚情操。
首句“贵阳城崩谁巷战”,以贵阳城的崩塌背景引入,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接着“参政张公奋刀箭”点出主人公身份及英勇行为,张公手持刀箭,奋力作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手提银印血模糊,冒阵一呼天地变”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刻画张公的英勇形象。他手持带有血迹的银印,即使在混乱的战场上也能发出震撼天地的呼喊,表现出其非凡的勇气和影响力。
“贼怜神勇欲降公,泰山自掷鼎镬中”描述了敌人对张公神勇的敬畏,甚至想投降,而张公则以泰山掷鼎镬的豪迈举动回应,显示其不屈不挠的斗志。
“奋骂一军皆辟易,舌如电光不敢食”中,“辟易”形容军队因恐惧而退缩,张公的怒骂使敌军不敢接近,其语言的力量如同电光般耀眼。
“丈夫羞与贼同生,妾媵欢然争死敌”表达了张公及其随从的高尚情操,他们宁愿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愿苟且偷生,展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最后,“愿为良臣安可得,杀身成仁亦何益”表达了对张公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其牺牲价值的思考。“腐肉如山魂袒裼,白昼城中犹荡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以及张公英魂永存的形象。
整首挽歌通过对张公英勇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英雄主义精神,也寄托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